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不要做盗版犯罪的“帮凶”

2019-02-22 11:27:57 来源:福建法治报

观点采撷:

遏制电影遭盗版应从源头抓起

盗版电影,其实对于经常喜爱和关注电影的人并不陌生,几乎是一有新电影上市,就会有盗版电影的风吹草动。例如,前几年比较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竟然在没有完全播完的情况下,网络上已经有全集盗版完结。还有最近比较火爆的电影《流浪地球》,在还处于电影院播放期间,网络上也已经有“枪版”等各种盗版形式出炉。可见,我国盗版电影可谓是“打不死的小强”。

制作和传播盗版电影实际上是违法了我国法律法规,是对电影制作人的侵权行为,更是一种对知识的不尊重。但是,为何还有人明知故犯?在笔者看来,这和我国的对于盗版的处罚力度较低、一些电影院票价过高以及大众对知识产权意识薄弱都有密切关。当然,要想真正遏制住盗版的行为,还是要从源头的违法源抓起。

首先,有关部门要加强查处力度,特别是一些网络上的传播,要做到实时监控,发现一起不仅要查封,更要追溯幕后制作者,用法律的武器制裁他们。

其次,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加大处罚力度,提高法定赔偿数额,引进惩罚性赔偿制度。通过细化法律内容,做到权责分明、有法可依。

另外,要注意一些电影院的恶意涨价,有针对性地摸底排查。除此之外,要利用新媒体等宣传方式,提高公众的产权保护意识,让盗版没有消费市场。

盗版电影是对劳动者的勤劳结晶的践踏,更是一种扰乱我国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行为,无论是从有关部门,还是我们自身,对其都要持有拒绝态度,而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般地草草了事。只有这样盗版电影才会从公众视野中消失。

(吴迪)

打击电影盗版要“堵”也要“疏”

春节期间合家团聚,是影视作品集体“登场”的黄金时间。这些年来可谓是好戏连台,上映的贺岁电影一部连着一部,让观众大饱眼福,纷纷叫好。在这场视觉盛宴中,除了出品方、发行方、观众受益外,一些从事盗版的人员也没有闲着,他们利用手中窃取的“资源”,赚得盆满钵满。

盗版窃取创作者的劳动成果,危害显而易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采取一系列办法予以打击。如,美国电影协会及成员公司已联合Netflix、亚马逊等全球30家公司共同成立全球性组织,旨在通过全球公司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各方的技术和经验,提升打击网络盗版的水平。在国内,国家版权局近日发布声明,将严厉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保护优秀国产电影,对严重侵权盗版的不法分子移交公安部门采取刑事手段予以严厉打击。要想让盗版没有生存的空间和土壤,首先就要加大打击力度,提高盗版者的违法成本,形成打击盗版的“天罗地网”,让盗版者无所遁形。

除了强力打击以外,还要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让盗版者“望洋兴叹”。数据显示,盗版行为每年会导致美国电影行业损失大约220亿英镑,这些盗版行为就包括在网上泄露和传播剧本、影片等内容。美国好莱坞试过太多方法打击盗版电影而无果,未来将使用区块链等技术来打击盗版电影。这方面国内同样可以进行尝试,或许将成为应对盗版的“杀手锏”。

在对盗版“堵”的同时,也要理性地看到,虽然社会各界对盗版的声讨声一直不小,但在真正面对唾手可得的盗版资源时,能拒绝的人并不多。这就需要采取“疏”的办法,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产权的氛围,使人人都能真正成为知识产权的维护者。

另外,需要“疏”的是票价。网上经常看到某某电影票房几十个亿,回报率非常高的新闻。这说明投资某些电影利润是可观的,也意味着观影票价有一定的调整空间。如今,电影票价动辄四五十元,对普通观众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也是许多人选择盗版的直接原因之一。众所周知,电影院的视觉效果是盗版电影无法比拟的。如果电影门票价格降低一些,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去电影院观看,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更多的票房收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今天的你我,重复昨天的故事。”每一年的这个时候,有关打击盗版的声音就出现在网络和公众面前,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虽然每年相关部门都采取了措施去打击,但没有实现根治,依然“你方唱罢我登场”。在打击盗版方面,已经方向明确、目标清晰,需要持之以恒地打击,一方面要采取“堵”的办法,在打击上、技术上下功夫,让违法者得不偿失,无所遁形;另一方面也要采取“疏”的办法,在社会氛围、门票价格上下功夫,让盗版者有想法没办法。我们期待,通过疏堵结合,让影视产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龙跃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