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谁来管管手机App滥索用户信息?

2019-02-28 11:35:34 来源:福建法治报

信息泄露的源头在哪里

现实中经常面临这样的问题,安装App时未经用户选择,会自动获取个人信息,比如精确定位、通讯录、发送短消息等。这种App过度收集的个人信息,易被“黑客”找到漏洞开发定位软件,这也是信息泄露的一大来源。

2018年8月23日,江苏省消费者协会举办“关于手机应用程序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发布会。现场软件检测显示,手机下载了100多个手机应用,其中79个应用可获取定位权限。“短信和彩信”这一项,有23个应用可直接向通讯录上联系人发送短信,有96个应用可直接发送彩信。点开“电话与联系人”一项,有14个应用可以监听电话和挂断电话。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获取的个人信息中,“位置信息”和“读取通讯录和短信”最容易被读取。

“现在大多数App都有获取位置的权限,而且是精确定位,GPS定位可精确到10米。各个开发企业给予的理由是,需要进行一系列社交模块的功能。”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律师陶若晨介绍,比如,一款阅读软件解释,定位后可看到周围人在读什么书,“但我们认为,想要实现这个功能,获取大致位置权限就可,不需要GPS精确定位。”

对于“读取通讯录和软件”信息,陶若晨介绍,大部分公司解释称可避免用户重复注册,同时可以对软件推荐使用,“但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通讯录和短信在软件公司面前是完全透明的,建议消费者不要以这样的权限获取。”

“其实,我们能看到的权限设置并不是全部,还有很多消费者完全看不到手机的权限设置,软件就已自动安装完毕。”江苏省消协法援部工作人员傅铮说。

江苏省消协投诉部主任张昊舒认为,绝大多数手机App在安装前后,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会获取哪些权限,以及获取权限后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和风险。同时,软件获取权限时,也没有给消费者选择的机会,存在默认选择的现象,这些都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定位软件背后滋生犯罪

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虚拟定位”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共有90条结果,包括诈骗、组织卖淫、敲诈勒索等各类案件。其中,2015年1个案件,2016年16个案件,2017年25个案件,2018年47个案件,2019年1个案件。

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2016年7月,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90后”嫌疑人苗涛在网上认识李某后建立“恋爱”关系。交往期间,其谎称是北京人,长期生活在美国,并通过“虚拟定位”软件与李某共享地理位置。取得信任后,其编造在美国出车祸、为李某购买电脑和手机等物、为其奶奶及自己治病等理由,多次向李某借钱超过34万元。法院判决显示,苗涛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11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

还有一个案例发生在广东省佛山市。判决书显示,从2017年4月到7月,出生于1994年的齐某伙同多人,以网络招嫖方式介绍卖淫。其中,他们利用某某软件虚拟定位到上述酒店附近,并通过微信中“附近的人”功能让嫖客添加其为微信好友,通过微信向嫖客发布招嫖信息、与嫖客商谈嫖资等事项,介绍卖淫人员进行性交易。截至被抓获,齐某等人共介绍卖淫人员性交易900多次,共同获利人民币18万多元。

记者梳理发现,犯罪嫌疑人多是利用“虚拟定位”软件招揽陌生人或得到陌生人的信任,从而实施诈骗、敲诈勒索、组织卖淫等犯罪行为。他们多为无业游民,也有大学生,年龄不等,获利金额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江苏省张家港市检察院检察官杨扬琴指出,由于“虚拟定位”功能技术含量较低,使得网络上相关软件泛滥,很容易成为犯罪人员实施各类犯罪行为的“工具”。她建议,公安机关应加大对“虚拟定位”软件的监管力度。对于各类程序提供者而言,应提高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意识,“不能等到有实质性的损失才引起重视,此时已产生许多较大社会危害”。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