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高质量发展 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答记者问 记者:厦门是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能否介绍一下,近年来特区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创新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庄稼汉: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高质量发展,坚定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取得良好成效,全市经济可持续竞争力进入全球百强,为建设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创造了坚实基础。主要做法: 一是抓创新驱动。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聚集创新要素,汇聚创新人才,打造创新平台。连续两年入选“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的市”,先后获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等,火炬高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获国务院表扬,自创区建设在全省考评中获得第一,中国城市科技创新指数居第11位,中国创新创业指数居第9位。目前,我市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省总量的42.8%。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建成各级实验室、技术中心等540余家(其中国家级28家),建成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95个(其中国家级4家),建成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2家、众创空间203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全国平均的2.4倍,全市人才总量突破80万,被评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二是抓结构优化。我们主动放弃石化、钢铁等粗放型产业,着力推进产业发展高端化,推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和引进“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目前已突破2000家。实施千亿产业链群培育工程,确立12条产业链群为主攻方向,目前已有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机械装备、旅游会展、金融服务、软件信息、航运物流、文化创意8条产业链群规模超过千亿。先后引进厦钨永磁电机、趣店科技、神州优车、瑞幸咖啡等一批大企业大项目,今年新引进总投资480亿元的天马6代线、总投资100亿元的中航锂电等重大项目。 三是抓“四新”经济。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近一半,形成了光电、软件、生物与新医药、电力电器、钨材料、视听通讯等6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近年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中国人工智能大赛永久落户厦门,厦门人工智能水平位居全国第8位。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与华为共同建设超算中心和鲲鹏产业生态基地。 记者:厦门是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城市,这项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能否介绍一下厦门在这方面的经验做法? 庄稼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各项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全面完成各项试点任务,先后两次获国务院办公厅发文通报表扬。 2018年6月4日,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在厦门召开,我市改革工作获韩正副总理高度肯定,要求各地学习推广“厦门经验”。 具体有这么几个做法: 一是优化审批流程。将工程建设项目进一步细分为八大类(财政投融资房屋建筑项目、财政投融资线性项目、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带方案出让土地项目、交通工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并将审批流程由原来五个阶段简化为四个阶段。在国家要求审批时限压缩到120 个工作日的基础上,把项目按八个类别系统梳理,大部分90天就可以完成,甚至有一部分70天、50天就可以完成,比如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只要70天、50天就可以完成,实现了精准细分。 二是深化“减、放、并、转、调”。取消建设工程项目开工报告备案等21个事项及履约保函等115项审批前置条件;将16个行政审批事项及10项公共服务事项下放区级办理;全面推行区域评估、多图联审、多测合一、联合验收,先对重点区开展环境影响评估,以后其他的项目只要符合区域环境影响评估就适当简化程序,能并的并、能减的减、能压的压,全力提高服务时效。 三是完善“五个一”审批管理体系。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程申请材料由373项精简至76项。重新修订部分地方立法规章,在前两轮改革220多项制度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出台80多份配套文件。 四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审批环节简化、优化,事中事后监管要进一步加强。我们推动中介服务上服务大厅,出台43项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全面“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这些制度体系都有效地促进了工程审批制度的改革。 记者:厦门从几年前就开始对标新加坡等先进地区,对照世界银行评价标准,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2018年经国家发改委评定位居全国22个试点城市第二位。能否介绍一下这几年厦门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方面的工作? 黄强:近年来,厦门始终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大力推动简政放权,不断激发和释放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首先,是对标一流找“支点”。对标新加坡等国际一流经济体,查找差距和短板,并将其作为突破瓶颈的着力点和创新创造的切入点。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市营商环境从2014年相当于全球经济体第61位提高到2018年的第25位,四年提高了36位,营商环境的改善也带动了新增商事主体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其次,是改革创新治“痛点”。我市坚持以改革的办法破解改革中遇到的难题,截至目前已推进六轮审批制度改革、开展三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开展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践的做法已进入3.0版本阶段。在营商环境评估创建中,我们发现“办理建筑施工许可”是排名最靠后的一项指标,也是企业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我们依托“多规合一”改革成果,大胆探索,首创“五个一”项目审批管理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果,排名四年内跃升40位。这一体系被国务院认可并作为统一的标准在全国推广,成为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的“厦门蓝本”。 第三,是聚焦需求解“难点”。我市全力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是便利化。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实现大多数事项从“最多跑一趟”到“一趟不用跑”、从“地上自助”到“网上自助”、从“市区分办”到“处处可办”。2017年创新推出的“e政务”是全国首创的“刷脸认证”便民服务模式,打造了“15分钟便民服务圈”,受到省委于伟国书记的“点赞”。截至目前,入驻省网上办事大厅的审批服务事项有97%实现网上可办,74个高频服务事项入驻“24小时不打烊”的“e政务”平台。 记者:厦门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中,有哪些优势?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有哪些举措? 黄强:厦门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也是海丝和陆丝无缝衔接的城市。 我们这几年所做的工作优势和成效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互联互通网络不断扩展。刚才市长讲了厦门是国内4大国际航运中心之一,它也是全国12个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厦门港有集装箱航线147条,通达54个国家和地区137个港口,其中一带一路航线达到57条,通达22个国家(地区)39个港口;2018年底“丝路海运”航线在厦门正式起航,截止目前,全省50条“丝路海运”航线,由厦门港始发的就有43条。厦门空港是国内五大口岸机场之一,运营城市航线171条、国际航线35条(洲际航线8条),与28个国际及境外城市通航,跻身全球机场百强;新的翔安国际机场正在加快建设,规划吞吐量7800万人次。2015年8月中欧(厦门)国际货运班列开通至今年6月底,累计发运457列,累计货值12.73亿美元,通达12个国家30多个城市。 二是经贸合作范围不断扩大。设立了全国首支地方政府主导的“海丝”投资基金,首期基金规模1.5亿元。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由2012年的1079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497亿元。2018年合同利用“海丝”沿线国家外资增长79.4%,对“海丝”沿线国家投资备案项目数增长68.4%。值得一提的是,国开行厦门分行以及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等都在厦门开展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金融业务。 三是海洋合作内容不断丰富。目前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项目进展顺利,大数据平台、海洋公园生态服务平台建设正在加快。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开通国内首条连接东南亚六国的邮轮航线。2016至2018年,厦门港接待邮轮艘次增加21.5%,旅客吞吐量增长61.8%。 四是人文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文化交流是民心相通的“金钥匙”,我们举办了南洋文化节、嘉庚论坛等系列活动,打造财政部“一带一路”财经发展研究中心、丝路国家战略研究中心、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等智库平台。厦门大学在马来西亚开设分校,2018年底在校学生累计达4100余名。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推进互联互通、提升经贸合作、加强海洋合作和密切人文交流四个方面不断发力。一是积极开拓“丝路海运”航线,今年省委省政府将在98投洽会期间举办“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二是全力加快翔安国际机场的建设,将打造更多的“丝路飞翔”的品牌。三是努力开辟国际物流新通道,将台湾地区、东南亚的货物通过海运+中欧班列的模式送往欧洲和中亚地区,打造“一带一路”海陆空的立体网络。四是做大邮轮母港。中远海运和中旅联合打造的邮轮运营总部落户厦门,这里很高兴告诉大家,首条以厦门为母港命名为“鼓浪屿号”大型邮轮将在本月内首次从厦门启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