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微信遗嘱”有法律效力吗?

2021-03-30 16:50:45 来源:福建法治报

律师:只能作为情感寄托? 不具有法律效力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30日讯 3月20日,中华遗嘱库在北京举办发布会,发布了《2020年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根据《白皮书》显示,2020年中华遗嘱库上线的“微信遗嘱”小程序一共收到近7万份“微信遗嘱”。在疫情最严重时,也就是去年2月至3月份,公众留下“微信遗嘱”的数量最多,最高峰时一天收到上千份“微信遗嘱”。

由此可见, “微信遗嘱”小程序的留言功能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而这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微信遗嘱”有法律效力吗?如果没有,怎样订立遗嘱才有法律效力?近日,记者随机采访,了解市民是否有留“微信遗嘱”现象,同时邀请了福建磊德律师事务所许辉丽律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现象:

“微信遗嘱”订立方便 较受年轻人青睐

根据《白皮书》显示,在留下“微信遗嘱”的人群中,大多数是年轻人,他们的年龄集中在20-30岁之间,占比38.7%,其次是20岁以下的人群,占比27.4%,该人群中还有不少是在读学生。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四五十岁的市民,均表示对“微信遗嘱”不了解。谈及是否会在微信上留遗嘱,大部分市民给出否定回答。“这个东西毕竟是新出来的,也不了解留了是不是有用,所以不会考虑。要写遗嘱的话,还是会选择手写等其他方式。”市民徐女士表示。

在采访过程中,一名“00后”在校大学生小周称自己有在微信上留下遗嘱。“看到微信小程序推出这个功能觉得新奇,随手点进去看看,因为留言方便就留了,班上好几个同学也有留。”小周称。

记者打开微信,在小程序中搜索“中华遗嘱库”,便找到了“幸福留言”小程序。在创建留言界面,用户输入自己的姓名和性别等基本信息后,可留下3000字以内的留言,另外可上传或录制视频、音频和图片,然后再选择发送方式和递送日期。记者看到,用户可选择在本人去世后或某个约定时间,由中华遗嘱库将留言内容传送给用户想传递的人。可以说,整体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对于是否会担心“微信遗嘱”没有法律效力,小周表示自己留的只是想和父母说的一些话,同学大部分应该也是,所以没有这方面的忧虑。

律师说法

只能作为情感寄托  不具有法律效力

那么,如果通过“微信遗嘱”进行遗产分割等,是否具备法律效力?记者就该问题采访了许辉丽律师。

许辉丽律师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规定,遗嘱是要式法律行为。要式法律行为指法律规定应当采用某种特定形式或程序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即如果法律对某些民事法律行为在方式上作了特别规定,则这些民事法律行为如果不采用法定方式,就有可能不能有效成立。法律上遗嘱的形式,分为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口头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微信遗嘱”并不符合这些规定。因此,使用微信的方式进行遗产分割的遗嘱,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不被法律认可。

许辉丽律师表示,“微信遗嘱”实际上是一种“情感遗嘱”,仅适用于处理非财产性的事务,比如用来传递亲人、朋友间的叮咛和嘱托,对于涉及财产内容的遗嘱,还是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