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宁化县: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打造宜居宜业新农村

2021-10-22 15:29:12 来源:福建法治报

暖民心

以“乐”为本 提升幸福感

“我身边的矛盾纠纷有人解决,对政法机关执法非常满意!”日前,陈某激动地告诉调查员自己的经历。原来,2018年,吴某向陈某购买鱼饲料,双方约定于2018年底结清,然而,截至今年1月,吴某仍未付清货款,纠纷由此产生。安乐镇“诉源治理”工作室调解员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找到双方当事人,耐心做好“情理法”调解工作,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纠纷就此化解。

近年来,安乐镇信访工作成效始终居全县前列,这源于该镇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建立了多级化解、多元调处、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该镇设立了诉源治理工作室,还推行“党建+网格+联户”的“3+”模式,打造“组团式”调解队伍,整合乡村调解资源,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矛盾纠纷。

今年来,安乐镇共调解各类纠纷157起,调解成功率达100%,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促民生

以“业”为基 提升获得感

“我现在就在村里上班,工资足够一家人日常所用,也能照顾到家里了。”谢坊村村民邱大姐原在外务工,如今回乡在多肉大棚里做起了打包的工作,每月有3000多元工资,邱大姐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农业富。安乐镇抢抓乡村振兴机遇,立足生态优势,活用8万余亩竹林,鼓励村民创业,因地制宜地培育主导产业。通过发挥国家级金鑫笋竹专业合作社、省级龙头康竹竹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发展笋竹食品加工、笋竹工艺品生产等产业,拓展林下经济,开展多元化种养,实现“一林多产、一林多收”的“1+N”产业布局。同时,建立“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引导农户通过“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方式盘活资源,带动农户致富,实现农村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

截至目前,安乐镇建成了全省单体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多肉基地,花卉种植规模达到650亩,每亩每年增收8000元,经济效益也初显成效。

此外,安乐镇还以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为抓手,结合美丽乡村、“六无村(社区)”建设,着力打造了一批法治文化阵地,建成安乐村法治科普宣传园、林则徐禁毒宣教室、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普法文化墙等,及时对普法内容进行维护和更新,让村民在休闲之余随时随地学法,有力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

(本报见习记者 吴静云 通讯员 罗舒 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