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提高防骗“免疫力” 守护养老“钱袋子”

2022-05-24 10:40:39 来源:福建法治报

霞浦县检察院揭秘诈骗老人钱财的典型案例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5月24日讯 偶遇“熟人”帮领补贴、“行善积德”集资修庙、拾物“分赃”,假钻戒换走真金饰……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启动以来,霞浦县检察院多措并举,扎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向群众揭秘诈骗老人钱财的典型案例,用身边案例提醒身边人,用心守护养老“钱袋子”。

【案例一】

闲聊期间被诈骗

2021年3月23日,被害人林某某(女,1945年出生)前往霞浦县医院看病,行经医院大门时,何某某突然向其打招呼,并宣称许久未见,询问林某某最近身体状况如何,后何某某将林某某带至医院旁巷子内聊天。

林某某印象中虽未见过何某某,但见何某某言谈间表露出与其甚是熟络,故未怀疑其身份,在聊天过程中便将家中情况、身体状况等等全盘告诉何某某,何某某随即宣称与林某某孩子系朋友关系。

何某某告知林某某,政府专门开设了针对老年人的医药补助,其有熟人可以帮助申领补贴,但需林某某支付一定现金用于疏通关系。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林某某当即心动,将准备用于看病的500余元现金交给何某某,何某某收钱后便让林某某在原地等其消息。林某某在原地等待多时,何某某一直未出现,林某某发觉可能被骗,后通过家人向公安机关报案。

霞浦县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何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多次骗取他人财物共计5000余元,应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于2021年9月18日向霞浦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该案已获有罪判决。

检察官说法:近年来,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犯罪时有发生,由于老年群体获取信息渠道较单一,易于上当受骗,诈骗分子便打着感情旗号,以各种手段诱其掉入骗局。作为家人,应多向老年人宣传防诈知识,多进行提醒,还要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提升老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案例二】

“行善积德”反被骗

2019年9月至11月间,陈某甲听说霞浦县某村有妈祖庙需要重建,利用海边村庄渔民信仰妈祖的特点,伙同陈某乙冒充该村村民实施诈骗。

两人分工明确,一人负责收钱、一人负责记账,手持妈祖像照片,先后到霞浦县溪南镇某村、北壁乡某村、崇儒乡某村、三沙镇某村、沙江镇某村、长春镇某村、下浒镇某村等地,挨家挨户进行走访。

其间,陈某甲、陈某乙对村民谎称修建沙江镇某村妈祖庙需要筹集资金,宣称捐款可以增添功德且捐款方式和金额不限,并提供微信二维码进行收款,以假装登记捐款的方式先后骗取300多名村民每人10元至200元不等的钱款,共计人民币26719元,被骗村民中老年人人数众多。

2019年11月10日,陈某甲在霞浦县溪南镇某村行骗时被村民发现后被当场抓获,陈某乙趁乱逃离。2019年12月9日,陈某乙主动到霞浦县公安局投案,并上交所骗款项共计26719元。

霞浦县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陈某甲伙同陈某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多次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共计人民币26719元,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遂向霞浦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该案已获有罪判决。

检察官说法:骗子有一百种方式打开你的钱袋子,骗你的人民币。乐善好施本是好事,但在遇到陌生人要求捐款捐物时,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尤其是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自身辨别能力较弱,极易被人忽悠上当受骗,更应提高防骗意识,谨防掉入骗钱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