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揪心事” 守护“大民生”
解决“揪心事” 守护“大民生” ——龙岩市永定区检察院履行公益诉讼职责守护美好生活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6月29日讯 2022年以来,龙岩市永定区检察院紧紧围绕环境资源保护和食品安全两大重点领域,持续深入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办理了一批涉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公益诉讼案件,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司法为民的职责使命。 向污染环境行为“亮剑”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但近年来,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行为频频发生在永定辖区内,违法犯罪行为屡禁不绝,人民群众怨声载道。针对上述行为,永定区检察院秉持打击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在从严办结刑事案件的同时,坚持恢复性司法理念,强化运用公益诉讼职能推动受损环境快速修复。 2020年期间,一男子找到被告人黄某某想要合作办肥料加工厂,并让黄某某负责管理。随后黄某某经人介绍租赁下被告人赖某某养牛场的部分场地用于搭建加工厂,该加工厂于2021年开始生产。其间,赖某某帮加工厂招煮饭工一名,购买生产运营所需的部分物资;黄某某购买皮渣废料、组织工人进行加工。2021年6月,该加工厂被永定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现场查封打击。经鉴定,该加工厂的原料及生产产生的废碎料属于危险废物,查获总量超过200吨。当地镇政府为排除该批废物,先行垫付处置费用28.31504万元,为评估土壤受污染程度产生调查评估费用61.5260万元。 “我们经过审查,发现被告人黄某某、赖某某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行为不仅构成刑事犯罪,同时对涉案区域土壤、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损害,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应当共同对环境受损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应当对生态环境损害产生的调查评估、清除污染、修复生态环境等费用进行清偿。所以我们在2022年7月向法院提起公诉的同时一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两名当事人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最终,我们的诉讼请求均获法院支持。”检察官刘正燕说道。 据了解,该案只是永定区检察院健全“专业化法律监督+社会化综合治理+恢复性司法实践”生态保护模式的一个缩影。2022年,该院针对辖区内非法处置电路板、皮渣废料等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犯罪行为,共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3件,协助属地乡镇向被告追讨应急处置费用44万元、调查评估费用61.5万元,清运固体危险废物390余吨,促使生态环境快速有效得到修复。 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 “你为什么要抓野生动物?”“我就是想抓来自己煮着吃!”“想抓来给小孩子吃!”“我老婆怀孕了,想给她补补身体……”这些对话均来自于永定区检察院办理的部分非法狩猎案。 “经过审查,我们发现受理的非法狩猎案的涉案价值大部分在几百元至几千元之间,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轻微、主观恶性小,虽然对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损害、侵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但均有悔罪修复意愿,所以我们积极探索在诉前将问题解决。”该院检察官刘正燕说道。 “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刑事检察+公益诉讼’职能设置的优势,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野生动物资源受损公益诉讼线索。同时,为了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践行‘诉前实现维护公益目的是最佳司法状态’的要求,我们积极推行‘认罪认罚+公益诉讼+公开听证’工作机制,对犯罪嫌疑人主动认罪认罚的涉野生动物资源案件,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人民监督员等作为听证员参与,共同评议各犯罪嫌疑人案后的行为是否已经修复受损公益。”该院分管副检察长江金峰表示。 据了解,2022年,永定区检察院针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行为的刑事案件、公益诉讼案件共召开公开听证会7场,与会听证员一致认同检察机关认定的事实与证据,认可9名犯罪嫌疑人的主动缴纳生态修复补偿金等行为,认为检察机关无须再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该院根据听证评议意见以及审查查明的事实,先后对该9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同时强化释法说理,教育他们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坚决革除旧思想。9名被不起诉人均表示,通过案件已经吸取到经验教训,今后将积极在亲友间进行警示教育,引导大家摒弃食用野生动物的不良习惯,用实际行动守护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