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对比、五算账” 华安148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7月14日讯 推开厚实的木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展现在来者眼前。一边走一边听一边看,老村支书的口述与收藏在小屋里的史料,丰富着来者对历史的感知。在乡土中阅读中国的法治进程,读懂基层治理的智慧,从这个坐落在漳州市华安县先锋村的小院出发,我们探索司法为民的新时代经验。 时间回到1953年,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中国的土地上萌发,这场变革最终牵引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走向丰富与创新。 这场围绕工农商领域开展的变革,后来在教科书中被概括为“三大改造”,它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这场变革并不像喝水吃饭那样简单,如何说服与土地深度捆绑的农民把自己的土地纳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共同经营,激发生产热情,考验群众工作智慧。 1955年7月,一篇来自福建漳州华安县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工作经验汇报,放在了毛主席的案头。 一比社、组、户哪个好;二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哪个好;三比剥削制度和农民当家做主哪个好;四比个人发展和共同富裕哪个好。一算灾害账;二算搞副业增加收入账;三算发挥劳动积极性增加工分收入账;四算贫农、中农合作互利增产账;五算克服生产、生活困难账。通过“对比算账”,老百姓参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主动性大大提高,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与集体所有制经济进程。 “一个整社的好经验”毛主席在文件上写下如是批示,这便是“四对比、五算账”工作法。 68年过去,“四对比、五算账”的内容不断更新,但以民为本、与时俱进的内核不变。漳州市华安县从这个精神“富矿”中不断汲取群众工作经验,在新时代福建148品牌创建工作中不断深化内涵,服务群众。 通俗易懂 用老百姓听得懂的经验“对比算账” “只要赔得不够,就不让开工!”事故死者的家属召集一帮亲属和老乡,将施工现场围堵住。 “人又不是在工作期间发生的意外,你们凭什么无理取闹,还不断加码!”工程方扯着嗓子喊,声音在闹哄哄的人群中显得无力。 2022年4月9日上午,在华安县仙都镇镇污水厂务工的外籍农民工刘某某,夜间下班后,因操作不当,铲车发生侧翻,不幸从高处摔下,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发后,当事人双方因赔偿问题多次协商未果,死者家属围堵现场,给当地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隐患。僵持了数周后,事情最终还是被摆到了华安县仙都镇司法所的桌面上。 “你们的心情我们理解,但是赔偿是有法律标准的,是不是工伤,家庭抚养情况,都是要考虑的……我们要讲道理”仙都镇司法所所长林茂山开门见山,同他一起的,还有村调解员和派出民警同志。“我帮你们算笔账,你们听听……” “如果你们漫天要价,工地铁定是不同意的。到时候咱只能去告,告得赢,当然好。但有没有想过,到了法院,还由咱说了算么?判下来是不是还有你们开口要的这么多?这钱啥时候拿到?时间是不是成本?”林茂山一边说着,一边仔细观察着家属代理人的态度。显然对这笔账,对方也心里有数。 “我会回去和他们沟通。”家属代理人说。 第二天,另一本“ 账”也给工程方算明白了。 “虽然意外不是在工作期间发生的,但也是在工作场地发生的。这个到了法院,也会有争议。” 林茂山同行的法律顾问对工程方说。“这也许会影响到你们的资质审批,这笔账你们自己肯定算得明白!”林茂山赶紧跟了句。 用大白话把双方利益得失讲透彻,来回调解多次后,两边最终各让一步,达成了一致。一起潜在的群体性事件得以化解。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华安县司法局将毛主席批语的先锋村“四对比、五算账”群众工作法引申到人民调解工作中,总结推出新时代“四对比、五算账”人民调解工作法:比道理、比胸怀、比责任、比担当,算情感账、算利益账、算成本账、算得失账、算法律账。 “用当事人听得懂的经验为他们厘清得失,由己及人,促进纠纷化解。”华安县司法局局长黄锦霞介绍。“针对邻里矛盾起因多为日常琐事的特点,调解中引导当事人‘比胸怀’‘算情感账’。针对经济纠纷的调解,侧重应用‘比道理’‘算法律账’‘算成本账’。意外死亡纠纷侧重应用‘比责任’‘算法律账’……” 让148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守护神”。2022年华安县推行“四对比、五算账”人民调解工作法以来,矛盾纠纷在村一级得到及时化解数环比提升15%。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形式织牢调解网络。华安县建立“村-乡(镇)-县”三级人民调解制度,自下而上、逐级消化,有效衔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县成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20个,企事业调委会3个,华安经济开发区调委会1个。打造1个市级、2个县级金牌调解室,共有5个品牌调解工作室,1个老兵调解工作室。华安县绝大多数村镇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