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县推进“148”品牌创建打造“民间枫桥”新样板
民为本 和为贵 ——柘荣县推进“148”品牌创建打造“民间枫桥”新样板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8月14日讯 近年来,柘荣县在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过程中推进“148”品牌创建,致力于将工作重心下移,充分挖掘整合本土民间调解力量,建立“草根和事佬”调解超市,发挥“民事民调、民事民管”优势和作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枫桥”新样板,为加强和创新新时期市域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基层经验。 “草根者”实为“热心人” 在柘荣,“和事佬”专指农村(社区)那些德高望重、乐于助人、处事公道、善作沟通和调解的群体,最初因其多数为民间人士,没有职务职级,也不承担公务,仅在邻里发生矛盾纠纷的时候出面调解,以或口头或书面方式定纷止争,扮演公正公平“中间人”角色,故称为“草根和事佬”。 柘荣县将“草根和事佬”作为人民调解的主力军,出台“和事佬”选拔制度,以社区网格和村组为单位,在全县范围内摸底收集本地籍退休领导干部、经济能人、小区业主委员会骨干、退班村干、族老乡贤等,建立“草根和事佬”资源信息库,采用群众“找”、上门“请”、干部“推”等方式,从资源信息库中选聘合适的“和事佬”。 这些“草根和事佬”来自各行各业、各乡各村,大多阅历丰富、年龄偏大、有一定专长,他们凭着自己的古道热肠,发挥人熟、地熟、事情熟的优势,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灵活化解了大量民间纠纷,维护了基层稳定,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 平日里,“草根和事佬”热心接访、耐心倾听、细心分析、公心调解、恒心疏导,活跃在乡村调解一线,用热心和激情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调解之歌。 如今,柘荣县共成立“草根和事佬”超市9个、工作室132个,拥有“和事佬”526名。相继涌现出了“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谢圣耀等一批先进典型,“和事佬”被授予县级以上“优秀调解员”称号达90多人次。 “和为贵”更是“民为本” “草根和事佬”站在中立角度,秉持“和为贵”理念,既循法调解、也循理说事,在日常“调和”中解纷止争,在协议“促和”中案结事了,彰显了中华民族“和气、和睦、和好”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同时也回归了“人民纠纷人民解、人民调解为人民”的民本思想。 为了一以贯之坚守“和为贵、民为本”精神,“草根和事佬”在长期调处矛盾纠纷实践中,充分发挥“离得近、叫得应、接地气”的群体特点,关口前移,注重源头化解,开展“五个一”工作法,形成了独特的“和事经”。 所谓“五个一”工作法指的是“常在辖区走一走、常进家中听一听、看见陋习说一说、碰到纠纷劝一劝、遇上求助帮一帮”,“草根和事佬”不定期配合网格员、警务室民警等人走访辖区村民,遇到群众陋习积极予以正面引导,遇到纠纷及时介入化解,力所能及帮助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让调解人性化,更接地气、更具温度。 在“草根和事佬”调解超市,纠纷当事人可以根据名单,选择自己信任的“和事佬”参与矛盾纠纷的调解,实现群众“自个儿选人评理,自个儿服气认理”,又避免了调解员出现优亲厚友、相互袒护等现象。在当事人未“点单”调解员的情况下,“草根和事佬”调解超市会根据不同的纠纷类别,合理调配调解资源,对症施策提供精准调解服务,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的“第一道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