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芗城区检察院探索漳州古城公益诉讼保护之路
守住古城的根 护住居民的心 ——漳州市芗城区检察院探索漳州古城公益诉讼保护之路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8月28日讯 2021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漳州古城是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15年4月就被列为首批30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是历史文化丰富的老城区。 围绕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如何更好地发挥检察力量?漳州市芗城区检察院给出的答案是——依托与漳州市检察院联合创立的漳州古城公益诉讼保护法治实践基地,持续深化“一员一册两机制”,联合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形成检察融合监督和古城综合保护合力,倾力打造历史文化保护检察样本。 留住古城记忆的“根” 2022年4月,漳州古城公益诉讼观察员向芗城区检察院检察官反映;“我们这边发现古城里不少古树名木受到不同程度侵害。”收到反映后,检察官立即开展走访行动,发现部分古树名木树坛内垃圾成堆、树枝上电线缠绕,影响古树名木正常生长。 为保护古树名木,该院立即督促相关主管单位全面依法履职,消除了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不利因素,同时设点开展保护古树名木宣传,营造保护古树名木氛围,增强社会群众保护古树名木意识。 “漳州古城拥有22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7棵国家保护古树名木,是古城自然人文的载体,也是古城悠远历史的见证。这些是古城的记忆,也是这里的根。”芗城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韩琦介绍,关于历史风貌的保护,是为了留住古城记忆,也是芗城检察践行古城公益诉讼保护的具体实践。 潘尚书府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5月,芗城区检察院在调研中发现潘尚书府年久失修毁损严重、部分房屋被占用为店面且管理混乱,立即启动公益诉讼保护机制,邀请古建筑专家进行专业勘查,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随后,该院第一时间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落实整改,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与店面商户沟通协商,将破旧广告牌等杂物旧物清理干净,及时改善府第整体环境卫生状况。 如今,随着潘尚书府修缮项目被列为2021年度芗城区为民办实事项目,整改修缮顺利完成,总体面貌焕然一新。 古城安全一起守护 在芗城区检察院古城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开展过程中,有一批热心人士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优质线索发现难、专业问题研判难等问题也愈发突出。”韩琦介绍,为解决这些问题,芗城区检察院依托“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积极探索将志愿者纳入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聘请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业代表等热心公益人士作为古城保护公益诉讼观察员。 2020年3月,有观察员发现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漳州市东桥亭寺因受到周边工地施工影响,出现墙体裂缝、脊上裂缝增多等问题,立即向检察院反映情况。知悉情况后,该院立即启动公益诉讼立案调查,邀请古建筑物专家运用专业设备现场实地勘查,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随后,该院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落实整改,最终促成东桥亭寺得到全面修缮。 在古城,需要守护的不仅是这些历史文物,还有古城的治安、环境和食品安全。伴随着古城知名度的不断扩大,文化旅游行业发展迅速,餐饮美食产业随之兴起,食品安全等问题成为影响古城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2年3月,围绕古城食品安全保护,芗城区检察院以漳州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针对古城部分商家售卖预包装食品不规范、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加大宣传引导、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等方面工作力度。同时,联合开展餐饮行业禁限塑等专项整治活动,宣讲食品安全政策法规,提升商家守法经营意识,增强群众参与餐桌污染治理的积极性,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