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化营商环境添砖加瓦
为优化营商环境添砖加瓦 ——泉州司法行政系统书写“枫桥经验”知识产权保护新篇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9月20日讯 商标有效注册量连续三年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年度专利授权量连续12年居全省第一位……作为民营经济大市,围绕民营企业在知识产权发展中“量大、面广、频度高”的需求,近年来,泉州市一路探索,积极参与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完善多元化解机制,协同构建全方位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优化营商环境书写守护知识产权篇章。 纠纷化解、释法明理……泉州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建和运行充分展现了知识产权“新枫景”。据悉,该调委会成立以来,调解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矛盾纠纷176件,调解标的金额631.6万元。 以主责为盾 筑牢保护防线 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离不开解纷平台的配套完善、制度管理、经费保障以及纠纷化解渠道的不断拓宽。 为做优做强知识产权纠纷化解的“新高地”“优选地”,泉州市司法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建立了泉州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委会在全市知识产权密集的重点机关单位、产业园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专业市场等建设19个调解工作室,推进知识产权调解窗口前置、知识产权保护关口前移、知识产权资源平台下沉,扩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 调委会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具有知识产权专业背景和实务经验的人民调解员94名,分别来自行政机关、司法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单位,具有专利代理师、律师等执业资格或副高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先后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在线课程30多场,累计参与人数1000多人次,切实提高人民调解员法律素养、政策水平以及调解技能。 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人民调解员选聘与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案件补贴方案》等制度文件,进一步规范调委会工作开展。自成立以来,泉州市已累计给予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40万元工作经费支持,案件补贴按照个案矛盾纠纷、系列案件矛盾纠纷和重大矛盾纠纷三种类型,每件500元-1000元不等。 近年来,泉州市积极延伸知识产权矛盾纠纷化解“触角”。据悉,全市相继成立了南安市、晋江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泉州装备制造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泉州市司法局指导下,全市还拓展建立知识产权行政调解组织13个,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 以技术为矛 突破工作壁垒 “泉州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的开展,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泉州实践,为市场主体提供了多元便捷的维权渠道和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调委会负责人介绍道。知识产权纠纷案件通常较为复杂,既有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侵权纠纷,又有外观设计专利权侵权纠纷;既涉及国内知名品牌专利,又涉及泉州市特色产业和品牌产品,知识产权调解的新问题新形势摆在面前,赋予调解工作更高要求更高标准。 知识产权调解的“技术关”如何闯?泉州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托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业优势,积极组织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专业技术人员在调解前召开案情分析会,针对所有案件一一研讨,着力突破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对被控侵权产品与涉案专利的技术特征进行鉴别和分析判断,作出是否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判定结论和意见,以专业技术人员的角度提出纠纷解决的预设方案和建议,为调解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这一举措,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的成功率比原先提升了10%。 知识产权纠纷当事人双方往往分处不同的地市或省份,传统的调解方式会加重当事人维权成本,调解工作开展困难。面对案件存在的时空壁垒,调委会创新了“互联网+调解”模式,实现了网上的“面对面”调解、同步录音录像和调解协议的在线签署。相关负责人介绍,当事人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即可在线依法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有效促进知识产权纠纷低成本快速化解,缩短维权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