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死结,活解!

2024-03-01 10:04:45 来源:福建法治报

耄耋老人将不动产登记机构告上法庭,历经一审、二审,申请再审后,却主动撤诉——

死结,活解!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1日讯 “余法官,证拿到手了,你看!”接过滚烫的不动产权证,年过八旬的宋老太喜笑颜开,她迫不及待地前往省高院,向行政庭法官余鸿鹏报喜。“这两年我一直担心,就怕房子没了,现在终于安心了。感谢你帮我解决了问题。”

“这起案件如果维持原判、驳回再审申请,案件结了但事情没解决,老百姓是不会满意的。”看到喜笑颜开的宋老太,余鸿鹏欣慰地说。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张来历不明的身份证

时间回到2021年,宋老太欲将其名下房产过户给儿子,却在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留存的房屋档案中见到了一份不一样的身份证复印件。“我母亲出生于1940年,二代身份证上写的也是1940年,房屋档案里的复印件写的却是1935年。出生月、日对得上,两张身份证相片也是一样的。”宋老太的儿子陈先生回忆,登记中心在比对两张身份证后,以不能排除存在另一个同名宋老太的可能,要求宋老太提供身份证错重号证明,以证实两张身份证为同一人。

经申请户籍资料查询,登记宋老太为1935年出生的身份证号“查无此人”,不属于错重号情况,因此公安机关无法为宋老太开具该证明。

“母亲文化程度不高,当初集资建房、办证都由他人经手,现在父亲也去世了,那张复印件怎么来的,我们真的不知道。”面对这道身份信息证明题,母子二人束手无策,只好到法院起诉,要求不动产登记机构修改其身份信息。

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有错误,可以申请更正登记,其中应提交的材料就包括“证实登记确有错误的材料”。一、二审法院审理认为,登记机构告知宋老太需提供身份证出生年份不一致系重错号的证明并无不当,遂驳回宋老太的诉讼请求。

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

再审审查阶段,案卷到了省高院行政庭法官余鸿鹏的手里。经查明,事情原来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宋老太的丈夫老陈生前系毛巾厂职工,于1990年左右参加单位集资建房,集资房于1994年竣工并1996年交付居住。陈某于2007年去世。时至2009年房改,宋老太作为遗孀在相关申请材料上签字确认,并由单位统一办理房产登记,申请材料中就包括了原先那张出生日期有误的身份证复印件。

“那张复印件是怎么来的?”余鸿鹏问。可宋老太除了解释当初集资建房都是丈夫操办,其他便是一问三不知。

“既然希望我们法院来解决问题,为什么不愿合盘托出呢?”多年的办案经验告诉余鸿鹏,这类情况有可能是当事人在集资建房或房改时故意修改年龄而从中获益,现在当然要为此负责,甚至可能面临行政处罚。从法律层面来说,一、二审判决并无不当。但简单驳回再审申请,涉案房屋产权可能再也无法确认,房子不能转让、买卖,活房成为死结,这结解还是不解?

“毕竟是房改取得的房子,应当保护的物权还是要保护,使用假身份证之责与保护物权之实体诉求,不可混谈。”“问题如果当下不解决,以后更难解决……”种种因素,让这位阅案无数的老法官余鸿鹏不敢轻易下判。

到底是为了获益而伪造证件,还是办证环节出错?当年的毛巾厂早已停产迁址。为了解开这个迷,余鸿鹏通过层层搜索找到其主管单位,联系上留厂负责人,了解到房改时宋老太一户没有因为年龄问题而获益,且参与集资建房的是毛巾厂员工老陈,利益分配与其妻子宋老太的年龄更无关系。而那张身份证复印件可能是老陈生前交给厂里的,现在已经无法核对原件。

身份证的谜已经无解,房子产权无法确认的死结还有没有可能解开?这对余鸿鹏来说是一个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