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为“民生愿景” 绘“幸福实景”

2024-05-20 10:40:41 来源:福建法治报

为“民生愿景” 绘“幸福实景”

——诏安县多措并举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5月20日讯 “这几年,家乡越来越好了,公园景色优美,基础设备齐全,日常生活便利,邻里关系和谐,幸福感满满!”近日,漫步在诏安县大街小巷,徜徉在市井烟火中,居民许阿姨深刻感受到“看得到”的安全感、幸福感。

诏安县是如何让平安落地、让幸福生根?一直以来,诏安县委、县政府把平安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健全共建共治共享体系,逐步形成“问题联治、矛盾联调、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在此基础上,诏安县各乡镇结合当地实际推陈出新,用当地“民生愿景”共同绘就全县“幸福实景”。

党建引领筑基石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探索平安建设路径的题中之义。在诏安县,党建引领成为该县推进工作的不竭动力。

坐落于诏安县城“心脏”地段的南诏镇文峰社区,把“群众所望、群众所盼、群众所需”摆在首位。该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旋律,总结推广党支部党小组建在网格上、以党组织为领头羊、党组织嵌入各类社会组织、建立区域性党建协调机制等做法,先后在小区设立党支部、成立红色业委会,将党组织延伸到每个角落,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应在“家门口”。

“前几天才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你们真棒。”近日,文峰社区党员沈先生发现小区改造后存在车辆乱停现象,影响小区居民正常出入,遂上报党支部及社区微信群。党支部书记及时联合网格员、警务助理及包片党员干部到场核实。而后,社区党委书记组织召开社区居民议事会,同时网格员立即上报网格平台及乡镇综治中心作出处理。经议事会谈论决定,由社区联系广告公司用油漆把小区停车线掩盖掉,并通过微信群及上门走访等方式,通知小区居民尽量别开车进小区。

文峰社区充分利用党建引领这根“绣花针”,激发“党员线、自治线、网格线”等多维优势。同时,通过推行“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物业党员小组”的组织架构,推动党建网格和社区治理网格双融合,调动社区居民参事议事积极性,有效将难点热点问题及社会矛盾化解在社区层面。

因基层治理持续向好,文峰社区被评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在诏安,像文峰社区治理工作在党建引领下风生水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红星乡坪林村打造红色文旅名村以推动乡村振兴、金星乡古关社区探索“五线”党建工作法以实现社区蝶变、桥东镇党委抓好班子建设以激发自治活力……

边界联防绘“枫景”

“这里有人吵架啦,你们快来!”3月,诏安县白洋乡深湖村村民向边界联防联调办公室反映,广东省联饶镇几名学生放学后到深湖村果园玩耍,与村民发生了一些误会,进而引发冲突。

两个乡镇综治中心接到消息后立即启动应急联调措施,组织两地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员和两村干部迅速赶往现场联合调解,最终成功化解双方矛盾。就这样,一起矛盾纠纷在边界联防中得到了有效处置。

白洋乡位于闽粤两省交界处,有5个行政村与广东省饶平县联饶镇接壤,这里发生的矛盾纠纷背景复杂、涉及面广、处理难度大。为此,该乡靶向施策,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共建活动,不断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联合排查调处机制,与联饶镇签订“平安边界”治安联防联调协议书,成立联防联调办公室,为进一步共同治理边界问题、解决矛盾纠纷搭建了平台。边界地区一旦发生纠纷,经过层级上报后,由联防联调办公室统一联系、统一调度,力推两地边界地区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源头化解。

白洋乡的实践,是诏安县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缩影。多年来,为不断激发两地共同调处边界矛盾纠纷的积极性,诏安县不定期召开边界联谊座谈会,共同探索构建“平安边界”的长效机制,尽力打造平安“好枫景”。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从决心到举措,再到纵深推进,“平安边界”治安联防联调的成效越来越明显。今年以来,诏安、饶平两地共联合化解8起矛盾纠纷,边界治安秩序日渐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