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南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建阳大队副大队长汪松
车流汪洋看青松 ——记南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建阳大队副大队长汪松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7月9日讯 华灯初上,建阳城区的霓虹与车流灯光相互交融,映照在南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建阳大队副大队长汪松的脸上,他的目光紧盯交通要道,以铁的纪律和温情的服务,在繁忙的城市中守护着每一位市民的出行安全。 从政工宣传干事到路面执勤民警,从大队法制员到城区中队中队长,汪松扎根在交通管理基层一线35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警路上,他不断挑战自我,在不同岗位谱写不平凡人生。自1989年12月走进警营以来,他历经多岗位锻炼,屡受表彰,先后荣获个人二等功、个人三等功、“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南平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挑战自我 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带好队伍 “从警这么多年,那一晚,我彻夜辗转难眠!”回顾10年前自己面对责任重担“投笔从戎”的选择,汪松感触颇深。 2014年初,汪松面临从警路上的第一个挑战:时任交警支队建阳大队大队长的徐刚找到他,询问其是否愿意离开早已驾轻就熟的政工宣传业务,去筹组城区中队,负责城区交通治理勤务工作。经过一夜的思考,汪松第二天一早给出了回复:“我能行!” 岗位调整后,汪松迅速投入到城区中队的组建工作中,精细制定城区队伍管理考评办法,招聘辅警、组织培训,从无到有,一点一点地搭建队伍。 “那时候我们大队警力紧张,城区中队创建之初只配备了一名老民警,汪松一人身兼多项工作。”徐刚回忆说,虽然当时条件困难,但汪松从不叫苦叫累。 为了带好这支“新队伍”,汪松以身作则,与城区中队队员并肩作战,骑着自行车巡逻,走遍城区每条道路,认真研究分析道路交通情况,厘清管理重点和薄弱项,并针对各类问题综合施策。 在汪松的带领下,城区中队不仅做好城区道路交通保障工作,率先运行城区交通事故路面快速处理机制,还成为大队打击酒醉驾等严重交通违法的主力军。在队伍组建后的一年里,就处理交通事故3000余起、查处各类交通违法案事件4万多起。 挑战困难 用温情劝诫的方式治理交通 早年建阳城区二轮车违法现象多发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受中队警力限制,高压严管的方式耗时费力,治理成效并不好。 “薄弱的交通安全意识是交通违法现象频发的根本原因,如果用有一定惩戒作用的宣传教育替代刚性执法,也许可以取得更好的管理成效。”通过细心观察,汪松发现了问题所在,并提出“五选一”轻微违法惩戒式教育。 “您好,选一个吧!”不久之后,建阳市民惊讶地发现,当自己因为未戴头盔、违规载人等违法被交警拦下后,面对的不再是冷冰冰的罚款,而是一道别开生面的“选择题”:抄写交通安全法规,或是穿上红马甲充当一定时间的交通劝导员。 “这样人性化的执法方式,让我心服口服。以后一定会好好遵守交通规则。”市民陈先生说道。 “城市交通管理是一门学科,我是个插班生,不开动脑筋可不行。”汪松表示,随着城区建行岗岗亭柔性执法“试验田”取得成功,西区、北门等岗亭陆续开始推行该项模式,并拓展出朋友圈集赞、观看交通安全警示片等更多选项。 仅一年时间,建阳城区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无牌、无证、逆行、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显著减少,主要路口头盔佩戴率达90%,在全省处于前列水平,拒不配合交警执法的行为明显下降,二轮车交通事故同比降低39%。 2022年4月,南平交警支队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五选一”人性化、多元化惩戒教育式处罚措施,省公安厅对此给予高度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