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仙游法院努力办好每一起涉残疾人案件

2024-07-12 10:09:47 来源:福建法治报

诉讼“无声” 维权“无碍”

——仙游法院努力办好每一起涉残疾人案件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7月12日讯 今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印发《关于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诉讼服务的十条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仙游法院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设置残疾人诉讼服务专岗,开通“涉残疾人绿色通道”,办好每一起涉残疾人案件。

在《意见》指导下,仙游法院积极推动“总对总”在线多元解纷机制落地,主动邀请莆田市残联、仙游县残联工作人员、志愿者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携手共建“无障”诉讼服务体系。

到访:一位特殊的当事人

不久前,仙游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来了一位特殊的当事人。面对导诉员的亲切询问,只见他用双手着急地比画着回复。得知当事人是一名聋哑人,导诉员将他引导至残疾人诉讼服务专岗,为其开通“涉残疾人绿色通道”,优先办理立案审查并进行调解引导,整个立案过程用时不到10分钟。

通过简单的“纸上对话”,仙游法院残疾人诉讼服务专岗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该案系民间借贷纠纷,两年前被告赵某向郑某借款8万元用于经营店铺。借款到期后,郑某曾多次催讨未果,因此想到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民间借贷纠纷本身并不复杂。但是在沟通过程中,承办法官却发现了更为棘手的难题:被告赵某也是聋哑人,而且还远在上海,这使得案件的化解难度陡然增大。

化解:一场无声的调解

可喜的是,早在今年3月份,仙游法院就与县残联就涉残疾人案件诉源治理工作达成一致意见,深化了涉残疾人案件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加强涉残疾人案件的“互联网+”智慧成果运用,积极引导残障当事人进行在线解纷。 

在充分沟通、多次联动的背景下,仙游法院依托“总对总”在线多元解纷机制,邀请市县残联指派的手语翻译人员和调解员登录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参与案件的调解工作。

“这笔钱我又不是不还,怎么还闹到法院去了?”当视频另一端的赵某得知自己吃了“官司”,情绪激动地比画着,还未等承办法官沟通,他便生气地挂断了视频。

为避免双方矛盾激化,承办法官和手语翻译人员随即单独与赵某进行视频连线,通过手语和微信文字的方式向其释明相关法律规定并晓以利害关系。最后,赵某表示将前往法院进行调解。

次日下午,刚出动车站的赵某便匆匆赶到仙游法院。

“我真的不是故意不还钱的!你也知道,我们不好跟别人沟通,生意也很难做,所以手头确实紧张。”赵某指着自己,无奈地比画着。

“你每次都这么说。我已经不相信你了,今天你就要把这笔钱全部还给我。”郑某的态度十分坚决。

安静的调解室内,此刻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手语争辩。

面对互不相让的两人,承办法官起身拍了拍原告郑某的肩膀,缓解其激动情绪,随后又坐到了被告赵某身旁,拿起了笔和纸,与手语翻译人员、调解员围绕双方矛盾争议焦点,耐心细致通过手语及书写的方式,向双方当事人就调解程序、调解金额、法律关系等进行解释说理。

承办法官努力“听着”二人的诉说,不停地书写着,时不时圈出其中隐藏的法律关系,详细解答着每一个问题。一字一句铺满了整张纸面,一页、两页……赵某和郑某的眉头渐渐舒展。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耐心“沟通”,郑某同意赵某分批偿还借款。双方在阅读完调解协议后,纷纷比出“OK”的手势表示“同意”,并现场签订了调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