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精神谱系里的“平安答卷”

2025-03-07 10:26:58 来源:福建法治报

精神谱系里的“平安答卷”

——闽冀浙赣黔陕六省法治报共绘“公安楷模”的红色基因图谱

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巍巍青山铸忠魂,红色血脉永赓续。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南湖红船的初心印记、井冈山上的星火燎原、古田会议的信仰光芒、遵义城头的历史转折、延安窑洞的真理之光、西柏坡的赶考精神,其构筑而成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来自6个革命圣地的公安派出所被授予全国“公安楷模”称号,他们以藏蓝守护红色热土,用忠诚续写时代答卷。值此全国两会召开期间,闽冀浙赣黔陕六省法治报联动推出特别报道,通过跨时空对话,全景展现公安队伍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淬炼的忠诚警魂、在守护革命圣地中践行的为民初心,以此致敬永不褪色的信仰传承,献礼新时代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壮阔征程。

福建省上杭县公安局古田派出所

历史回响永激荡

□福建法治报记者 周敏

3月4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公安局古田派出所,92岁的首任民警邱永康正为民警、辅警上生动的党课:“当时,没有现在的科技手段。为帮村民找回一只丢失的羊,我们挨家挨户问、满山遍野找……”

66年以来,古田派出所不断传承的理想信念火种在续写着新篇章。初春的暖阳映照在“古田会议永放光芒”的红色搪瓷大字上,与红土地上的藏蓝身影交相辉映。扎根革命圣地的古田派出所,将“红军式警队”的精神密码镌刻进血脉,用赤子之心续写着新时代的警民鱼水情。

邱永康给派出所民警上党课

新警入职必访革命旧址,每位民警都是红色故事的讲述者。所长童建强介绍道:“我们创造性地将《古田会议决议》中红军党内教育的10个方面内容及18种教育方法融入队伍教育管理中,新警第一课便由所领导亲自讲解,并参观古田会议会址,以强化民警的理想信念。”

春去秋来,队伍更迭数代,但该所“夜提灯笼访贫农”的传统始终鲜活。民警带着“驻村夜访本”走遍阡陌,80多年前苏区干部的为民情怀,如今化作新时代的温暖注脚。

年轮转动,人民的需求在哪里,为民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距离集镇30多公里的西山下片区,有一个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替老百姓省时、省力、省钱的“三省”警务室。警务室民警每日驾驶摩托车穿梭于6个行政村,收集村民交办事项的车篮盛满为民初心。

当数字时代的浪潮浸润这片红土地,这支队伍既守护传统又拥抱创新:发挥“互联网+”优势,开展“群群联防”,串联起辖区各景点、学校、企业等生态圈治安防控力量平安网格;推出联勤联防勤务新模式,聚合8个单位力量,合署办公、机制融合、资源共享……良好的社会治安造就了一个“不关门”的红色平安小镇。在集镇上开杂货店的张老板舒心地说:“我临时有事出门一般不关店门,店里的东西从没少过。”

红土见证着警民的“双向奔赴”。寒夜里调解纠纷,老阿婆把取暖的火笼塞给民警;逢年过节,青粿、艾叶粄带着山野清香摆满派出所;“破案神速,执法为民”“为民解忧,尽职尽责”……2024年以来,群众给古田派出所送来了13面(封)锦旗及感谢信。

群众心声>>>

“我这条命捡回来了”

□福建法治报记者 周敏

“朱警官,最近好吗?”今年3月初,古田派出所民警朱成龙收到“老朋友”老胡的问候短信,会心一笑。

2024年6月23日17时45分,古田派出所值班室的电话铃声刺破雨幕。“我们在庙金山迷路了!”报警人老胡慌乱的求救声传来。此时,暴雨如注伴随着雾霭沉沉,山里能见度压至不足5米。

民警朱成龙和同事带着无人机和救援装备冲出派出所,警车飞驰,碾过积水飞溅起黄色泥浆。18时37分,山脚下,上杭公益救援队向导喊道:“山上野径岔路多,找人得靠嗓子吼!”此时山间气温骤降,雨点抽打在身上,又冷又疼。

“老胡——”手电的强光在浓雾中划出微弱的光,山野小径又粘又滑,朱成龙大声呼喊着,突然脚下打滑,踉跄摔倒,拽着树枝爬起来时,裤腿已渗出丝丝血痕。手机定位给出了大致范围,明明听得见老胡的回应,可就是见不着人。

“这里!”20时许,救援队终于在密集的灌木丛中发现了蜷缩的两人。老胡冻得嘴唇发白,鞋子早已灌满泥浆。“来!先吃点补充体力,我们好下山!”老胡接过民警递来的水和面包,感激地说:“我这条命捡回来了!”

21时许,救援队员与被救者终于安全走到山脚。此刻,他们浑身泥泞、难辨身影,只有警徽在探照灯下泛着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