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致敬厦门政法队伍中的铿锵玫瑰

2025-03-07 16:31:16 来源:福建法治报
在法治征程中,她们从未缺席!
——致敬厦门政法队伍中的铿锵玫瑰

她们有芳华,也有活力:她们有颜值,更有担当。她们在政法战线上,追寻梦想,她们在平安建设最前沿,磨练成长;她们用初心和坚守,惊艳了时光,温暖了岁月,她们既有细腻与柔情,也不缺刚强与热血。临近“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让我们一起领略厦门政法女干警的风采,感受政法“她”力量。

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郑婉红:

手握法槌担道义 心有锦缎护苍生

□本报记者 王淯滢

从法律科班生到刑庭法官,从“厦门市审判业务专家”到“全省政法系统‘巾帼最美’女法官”,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郑婉红,这位有着深厚司法情怀扎根刑事审判25年的女法官始终认为:“法官既要做惩治犯罪的法槌,也要做传递温度的火把,让人民群众在每起案件中感受到正义的力度与司法的温度。”

郑婉红(中)主持庭审

攻坚者:重案熔炉淬炼审判利剑

“审理大要案如同没有硝烟的战场,既考验着法官抽丝剥茧的‘绣花功夫’,更彰显着精准定罪的审判智慧。”作为厦门司法界精通经济犯罪和职务犯罪审判业务的专家,郑婉红主审了原中管干部陈树隆案、张坚案、徐鸣案、张本才案等多起大要案,专案审判得到上级机关高度赞扬,在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把每个案件都办成经得起法律、历史检验的铁案”是她作为一名刑事法官的职业信条。

“监检法本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唯有同频共振,才能让反腐利剑更精准。”郑婉红积极参与共同推动监检法同堂培训,将监察官、检察官、法官聚于一堂,围绕职务犯罪疑难问题开展“案例三人谈”,让证据标准更统一、法法衔接更顺畅。据悉,监委、检察院、法院进行同堂业务培训,在福建省尚属首次,至今已举办三期,今年将举办第四期,已成为福建省司法协作的标杆。

守护者:刚柔并济诠释司法温度

“法官不是办案机器,刑事审判既要守住法律底线,也要传递司法温度。”郑婉红办案笔记扉页的手写箴言,照亮她二十余载司法历程。

在审理一起信用卡诈骗案时,当发现被告人透支12万余元系为救治溺水女儿,郑婉红并没有直接采纳银行提供的关于逾期数额的证据材料,而是自己逐笔核算银行流水,发现3万余元未逾期部分不应计入犯罪金额。她重新核算降低透支数额,通过调解工作让银行表示谅解,将有期徒刑5年实刑改判为有期徒刑3年并适用缓刑,让绝望的父亲重获新生。

“法官不是冰冷的裁判机器。我常常在想,除了握好法槌严惩犯罪之外,我还能为老百姓做些什么?”郑婉红的温情更延伸至审判之外。

在一起抢劫致死案中,面对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害人妻子,郑婉红依据厦门市最新出台的关于刑事司法救助相关规定,率先适用救助程序,为抚养两名幼儿的被害人遗孀争取到10万元救助金,为陷入困境的家庭雪中送炭,这也是刑二庭的首例司法救助。

“法槌落下,可能决定一个家庭的命运。”郑婉红常对年轻法官说这句话。作为女性,她始终在法律的刚性与司法的柔性间寻找平衡点。

在一起故意毁坏财物案件中,她带领合议庭顶住多方压力激活“沉睡”的刑法第十三条但书条款,认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改判多名被告人无罪。“本案系因民间纠纷引发,4名被告人多次撕毁的广告布价值仅1000余元,作案手段一般,事后被告人已赔偿被害单位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双方矛盾已然化解,在此情况下若机械适用分则条款判决有罪,可能毁了4个家庭。刑案无小事,实践中应坚持社会危害性实质判断的入罪标准,牢记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审慎用好手中的裁判权,做到罚当其罪。”郑婉红说。

领航者:铸就刑事审判人才高地

“刑事审判责任重大,独木难成林,必须让团队每个人都成为独当一面的战士。”这是郑婉红担任刑二庭庭长时的队伍管理理念。彼时面对新型经济犯罪激增与大要案审判的双重挑战,她敏锐意识到:必须构建起系统化培养体系。

为此,她整理了一份“工作指引”、一本“办案宝典”。20年前入职时曾担任郑婉红庭长书记员的彭亚奴法官拿出一本《刑事审判工作指引》,详记细录了从庭前准备到卷宗归档的整套操作规范。“这是庭长多年来工作经验的总结,非常具有实务性,为新手法官助理、书记员能够快速、准确适用刑事审判的诉讼程序,提供了宝贵的实操经验。”

“另外一本大案要案办案宝典,让经验传承变得可视化。”刑二庭法官杨陆平介绍,庭长将自己多年的大案要案办案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人。“她整理的一套流程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让年轻法官真正做到‘站在她的肩膀上’办案。”

三度获评全省“刑事审判先进个人”的郑婉红,在繁忙办案之余,潜心研究司法实务、笔耕不辍,多篇裁判文书获评精品文书,撰写的论文在全国、全省法院学术研讨会获奖,多篇文章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并参与最高法相关司法解释的起草、讨论、统稿等工作。她建立的“传帮带”机制成效显著,培养出多名刑事审判业务能手——2024年陈姝、方晋晔法官分获福建刑事法官技能竞赛第一名、第七名,刑二庭“老中青”人才梯队日臻成熟。

“她腿上植入钢板时仍在病床指导办案。”刑二庭法官陈毅燕展示2023年的特殊照片:骨折卧床的郑婉红正与同事们讨论案件。这份坚守化作无声的冲锋号,干警们自发开启“白加黑”工作模式,以全情投入攻克疑难要案,近年来刑二庭先后荣获全省法院职务犯罪大要案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法院刑事审判优秀合议庭等多项荣誉。

当2024年全省法院调研先进集体奖牌花落刑二庭时,所有人明白:这枚奖章里,凝结着一位女法官的职业担当。正如郑婉红获得全省“巾帼最美”荣誉时的感言:“法官要做一盏灯,既用法治之光照亮正义,更用司法温暖焐热人间。”这或许正是新时代女法官最美的注解——手握法槌担道义,心有锦缎护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