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法院法官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蓝火炬:民生关怀的“连心桥” 他是一名“90后”青年法官,高大帅气的他被同事们戏称为“院草”,但他却行事低调、作风务实。扎根办案一线,六年磨一剑,罗斌在执行局期间共执结1000余件案件,执行到位金额8000万余元。转岗到刑事审判庭后,他也能够迅速进入角色,把责任扛在肩。 那是一次特别的“下乡”,罗斌和执行局同事不是带着“手铐”去拘留被执行人,而是拎着罗斌自费买的米、油、水果等去看望一位特殊的申请执行人。 这是一起十年前的赡养费纠纷案件,申请执行人张爷爷、官奶奶已年过八旬,他们有三个儿子,张甲、张乙在家务农,张丙在外打工。2013年,张爷爷、官奶奶向宁化法院起诉要求张甲、张乙、张丙给付赡养费。法院经审理,判决兄弟三人每人每月给付其父母赡养费220元,今后其父母因病救治的所有医疗费用由三人平均负担。 案件判决后,前几年兄弟三人均按时给付赡养费,后张甲、张乙开始懈怠履行,张爷爷、官奶奶便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当时这个案件由刚到执行局的罗斌负责,为避免家庭矛盾激化,罗斌多次联系双方当事人,登门拜访了解家庭矛盾的症结所在,最终用法、用心、用情解开了张家兄弟与爸妈多年的误会。 “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岁月轮转,无论是“60后”法官银龄下的“坚守”,还是“80后”法官铁肩下的“担当”,抑或是“90后”法官青涩下的“传承”,每一个平凡的个体都怀揣赤忱之心,秉持为民之意,用他们的一言一行践行“雷锋精神”,让这团薪火在宁化法院越燃越旺…… (本报记者 彭冬晴 通讯员 童叶萱 范文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