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厦门知识产权法庭以立体化司法模式——守护百姓餐桌安全链

2025-03-17 09:54:20 来源:福建法治报

多元协同——

解纷关口前移 织密保护网络

种业维权往往面临“侵权易、追溯难、损失大”的困局,单靠司法“一枝独秀”难以治本。厦门知识产权法庭依托协同中心构建“司法+行政+X”保护机制,构建起“司法引领、行政联动、社会协同”的保护网:对内深化“法院+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协作机制,实现线索双向移送、执法司法标准统一;对外依托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委托具有种业技术背景的特邀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引入行业协会、种业专家等第三方力量,将解纷阵地推向田间地头。

在漳平市茶花新品种权系列案件中,厦门知识产权法庭联合漳州、龙岩当地花协、农业执法人员走进种植基地,通过“巡回审判+现场调解”组合拳,促成多起纠纷当场化解。而在“安祖敦代尔”红掌侵权案中,法庭借助厦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业力量,立案仅30天便促使侵权方停止销售并赔偿损失,跑出知识产权保护“加速度”。

从假种子“零容忍”到技术事实“精准查”,从田间地头“巡回审”到跨域协同“一张网”,厦门知识产权法庭以司法创新回应种业振兴的时代命题。这份“护绿答卷”,既是法治护航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实践,更是以中国式司法智慧守护“米袋子”“菜篮子”的庄严承诺。

(本报记者 王淯滢 通讯员 厦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