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拍照扫码鉴真假 墨迹“锯齿”来帮忙

2018-03-26 10:52:46 来源:福建法治报

墨水喷印到纸张等承印物表面时,墨迹边沿会随机形成许多“刺”(又称微型锯齿),这些“毛刺”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对喷印的二维码来说,这些随机的“毛刺”正是一种防伪特性。近日,中国第三代商品防伪技术——锯齿防伪技术已由海南拍拍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这项名为“二维码锯齿特征识别系统”的最新防伪专利技术,标志着中国商品防伪技术进入世界领先水平,将开启中国商品防伪与打假领域“人人监督、个个打假”的新时代。

细小毛刺

竟成低成本防伪利器

一枚正方形的二维码犹如专属护身符,简单而神奇。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扫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性动作,你睁开眼睛吃第一顿早餐,登录银行账户办理转账业务,或提着篮子在胡同买菜,都离不开二维码。二维码本身无法防伪,但拍摄采集二维码的微观锯齿特征,就可赋予其防伪功能。

2015年的一天,陈明发接到一家客户投诉,称印制的二维码不够美观,要求退货。陈明发仔细观察,原来是二维码的墨迹边缘不够整齐,有些细小的毛刺。如何消除毛刺,竟成为一道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

工艺分析显示,湿润的油墨与印刷介质接触的瞬间,墨迹必然向外扩散、无法避免。经查阅技术资料证实,这被称作“浸润现象”。墨迹边缘的扩散现象,是在微观状态发生的,所产生的微观锯齿特征,人的肉眼无法看见,那么普通的消费者如何准确识别呢?

对计算机技术专家来说,这可不是什么难事,一扫一拍就可搞定。

消费者如果在商品外包装上看到可鉴别商品真假的二维码,用手机自带的任意一款扫码软件扫码,就可自动进入二维码锯齿识别系统平台,这时手机页面会显示一个相机按钮,只需轻轻一按,咔嚓一声,给二维码拍张照片,并上传到系统的云端数据库,后台计算机收到照片,就可将其与二维码的档案照片进行比对,若锯齿特征相同,就可将结果反馈给消费者:恭喜你,这是真品!反之,则可告诉消费者是假货。

原来厂家在生产线上给商品包装喷印二维码时,架设在流水线末端的高速拍摄数码相机,已经捕捉、拍摄了每枚二维码墨迹边缘的微观锯齿特征,并将照片上传到识别系统数据库储存起来了。

“一物一码”是国家对商品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为了能对产品进行精细化管理和及时分析处理市场数据,企业普遍接受并开始实施产品“一物一码”。 如果商品生产厂家普遍采用微观锯齿特征识别系统这项技术,从此无需再专门生产制作任何防伪溯源标签,只需在包装物进行“一物一码”喷印时,同步完成拍照采集。海南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朱东海介绍道:“‘锯齿’防伪成本比传统技术低不少,这也是所有有防伪需求的企业高度渴求的。”

“锯齿”新技术

聚焦“不可复制”

由于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在无法辨别真假的情况下买了假货,使得资金从消费者手上流经零售商、批发商,最终积攒于制造商。消费者的误购是整个假冒产业链的动力源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让消费者能够鉴别假货。

作为中国防伪业的技术领军人物,拍拍看公司董事长、发明家陈明发发明了信息查询防伪、个性随机物理特征防伪、互联网+个性随机物理特征防伪等三代防伪技术,被中国防伪行业协会誉为“开创了我国信息查询类防伪技术的先河”。

第三代防伪技术——锯齿防伪是凝结陈明发心血的防伪之作。其利用的原理是当墨水喷印到纸张等承印物表面时,在扩散力的作用下,干燥之前的墨迹必然迅速扩散开,从而在墨迹边沿随机形成众多微观锯齿,这是一种无法克服的自然浸润物理现象。该项专利技术于2017年10月在国家级防伪技术评审会上获得“不可复制”、易于识别等最高评审结论。这也是迄今为止全国495次防伪技术评审中,第一次获得“不可复制”等级的防伪技术,远远超过了国家标准。中国防伪协会副秘书长陈锡蓉在发布会上讲道:“新系统利用了二维码随机特征与索引码结合,保证防伪标识具有唯一性,这一点非常重要。”

陈明发坦言:“防伪技术的三个标准:人人、最快捷、百分之百的验证假货,是我研发方向的指明灯和理论指导。第一、二代技术都没能达到‘不可复制’,第三代技术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