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监护人失职致儿童伤亡应承担刑事责任

2018-08-08 09:53:40 来源:福建法治报

相关案例:

孩子闷车内 家长拒砸窗

炎炎夏日。前几天上午10点多,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城区盈嘉翰庭小区门前,一名年轻妈妈下车时忘记拔车钥匙。车门自动上锁后,她才发现年幼的儿子被反锁在车内。

由于天气炎热,孩子被固定在车后座的安全座椅上,急得满头大汗哇哇大哭。接警后,民警和消防人员决定破拆车窗救人,却遭到了孩子母亲的拒绝:“不要(破窗),我叫开锁的来开。”

“他在里面时间久了会窒息,要缺氧的。”边上的人提醒孩子母亲,她却说:“还好,20分钟左右没事的。”

无奈之下,救援人员只能紧贴着玻璃窗,时刻查看小男孩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情况危急立即强制砸窗,同时催促开锁公司尽快到场。

在焦急等待10多分钟后,开锁人员终于赶到了现场,打开车门救出了小男孩。此时孩子已经全身湿透,体力出现明显不支。周围的路人忙催孩子母亲抱他到阴凉处。

消防员表示,当时车里的温度可能达到了60℃-70℃,孩子在这样的“闷罐车”里极易发生“热射病”,导致昏迷、缺氧的情况发生,严重时还可能造成死亡的严重后果。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当气温达到35℃时,阳光照射15分钟,封闭车厢里的温度就能升至65℃,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上半小时就能致命。由于儿童发育未完全,体温上升、体内水分散失的速度远比成年人快,呼吸系统和耐热能力也不如成年人,因此在车里很容易发生“热射病”。

(新浪网)

观点采撷:

对于儿童,责任和安全都不能丢

每起事件都有最终让家人歇斯底里的时刻:当他们接到自己配偶、幼儿园、医院、警察的电话时,才突然意识到自己致命的失误。一句简单的“忘了”,代价却可能是幼小生命的悲惨凋零。

纵观以往,车内闷死儿童案例频发,问题大多并不在孩子。我们不能去责怪两三岁的孩子没有主动下车,或者不懂得开汽车门锁。因为他们太小还意识不到危险,还不懂得逃生的基本知识。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还在于家长或相关人员缺乏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有的父母怕孩子乱动车里的东西惹出事来,尽量避免孩子接触汽车,这使得不少孩子在单独面对汽车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发动汽车或触动汽车开关而造成事故。事实上,对于汽车的接触,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正确引导,既要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灌输足够的安全意识,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现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家庭对孩子的安全更加重视。年轻家长的思想更加时尚开放,因此在开车用车过程中更需要细心地关注幼儿在车内的情况,千万不要将自己的宝宝置于危险隐患中。希望儿童被锁车内酿成的悲剧今后不再发生。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