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野蛮生长的演出二手票务平台

2018-08-13 11:57:03 来源:福建法治报

“与客服联系后,对方称如果不愿意等待可以做退货处理,如果愿意继续等待可以在出票时优先寄出,但也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快递配送时间。”最后,李小姐在7月12日拿到演出门票,距离购票已经过去将近3个月。

这并非个别事件。“5月份买的五月天在成都7月21日演唱会的门票,7月19日才收到。”在贵州工作的刘小姐说,购买订单显示的是6月1日发货,“客服对此的回应是系统错误”。

根据刘小姐购票的这家票务平台的《退换货说明》,支付成功60分钟内,客户可无条件取消订单(现场取票订单除外);支付成功超出60分钟,取消订单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距演出结束少于7天,则不支持退票。“但该说明没有对商家发货超时的责任作明确说明。我在外地,要提前赶去成都,客服跟我说可能要18日发货,这样肯定来不及啊。如果我要退款,按照客服表达的意思就是,只要他们演出前发了货,不管你有没有拿到票。他们是发了货的,就没有责任退款。”刘小姐无奈地说。

在成都工作的孟小姐则直接被某票务平台取消了订单。她向记者出示的短信截图显示,2017年8月14日,其在某票务平台购买了9月22日张学友演唱会门票,平台却在9月12日以平台原因为由被单方面取消了订单。

“在接到相关人员的告知电话后,我将这一经历发到微博上,却被威胁说‘300元就能把你的微博删了’,关键是后来真给我删了。”孟小姐说,她向相关部门反映过,“但人微言轻,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彻查这些票务平台的问题。”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根据一些票务平台的规定,采用阶梯式退票,距离开场时间越近,需要支付的手续费越高。

很多受访的购票者向记者反映,票务平台客服往往会以“再等等、我们再帮您催”等理由让用户再等待一段时间,临近开场仍没有拿到票的用户则被要求现场取票。有的网友反映,如果现场也没有票,最后就会退款。

还有的平台“神通广大”到可以弄来工作人员证件。在某票务平台买票的网友反映,自己到了现场居然被问:“给你工作人员的证件行吗?”

C. 是卖家还是票务中介

记者在网络中搜索与“二手票务平台”相关的问题,能看到不少消费者都表达了对门票真假的担忧。

“实在是被假票骗过很多次,在二手票务平台上交易必须要谨慎。”消费者崔女士说,各类二手交易平台的加价幅度往往有很大的差异,如果贪图便宜购买了加价数额较少、卖家信誉较低的票,就有可能面临来自假票的困扰,“二手票交易市场可谓假票泛滥,越热门的演出假票越多,消费者需要仔细甄别。”

在调查中,某票务平台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票务平台是第三方销售平台,所有的票都是合作的第三方卖家提供,价格也是由合作的第三方卖家提供,“平台本身不参与定价,确保所有票均为真票,明码标价,但不实施价格保护”。

但是,既然票都在第三方卖家手里,如何保证其真实性?上述工作人员称,会从卖家手里回收再寄出。

也有部分消费者向记者反映,接到平台电话,被要求在演唱会当天自己去现场取票,到了现场以后才发现,自己对接的卖家原来是“黄牛”。现场取票怎么保证票的真实性呢?面对这一质疑,上述工作人员也没有给出具体的答复。

对于票的来源以及卖家身份,一直是消费者质疑的焦点。

“在某所谓的正规票务平台上定了两张周杰伦常州演唱会的门票,直到演唱会当天也没有收到门票。联系客服退票,被要求将15%的手续费打给客服的私人账户,然后才给退钱。”江苏网友刘先生通过微信告诉记者。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的票务平台会在用户付款以后给出卖家的信息,但有的仅仅只是一张照片,上面印着“某某传媒公司”,并没有具体的联系电话和地址。

“我在买之前不知道票务平台手里没有票啊,难道票不都是从他们公司发货吗?总觉得从平台上买比现场找‘黄牛’买靠谱。”一名在某票务平台上购买演出门票的网友通过微博对记者说,“演出前一天,客服说可以配送。配送不了就现场取票,现场没票会赔钱给我。我自己上网查了负责的票务公司,打电话咨询,这家公司说去找平台,找他们没用。加价卖票又不保证票源,真搞不清楚这些票务平台的身份,难道是我和‘黄牛’之间的中介?”

第三方商家究竟是不是“黄牛”?在与某平台客服人员沟通过程中,其称自己不是“黄牛”。但记者问到提供票品的具体商家信息时,客服却称没有权限查看订单中卖家所属信息,要下单用户自己去订单里查看,但订单中给出的信息并没有具体联系人的地址和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