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应用程序号称能赚钱? 用户吐槽信息遭泄露

2018-12-18 13:43:22 来源:福建法治报

注册使用或泄露信息

用赚钱类App赚钱,其实并不容易。那么,抛开赚不到钱,这类App还有哪些问题?

北京某大学在读学生邵雨佳(化名)在前不久下载了一些赚钱类App,花了五六天时间,每天大概三四小时,共赚了20多元。可是没过几天,邵雨佳接连接到很多被标记为骚扰电话的来电,最多的一天甚至有十几个。

邵雨佳告诉记者:“骚扰电话的内容大多是兼职或者推荐刷单的,也有网贷的。很明显是我注册赚钱类App时,个人信息被泄露了。”

“刚开始下载软件时就要求注册,填写姓名、手机号,有些还需要绑定微信号,虽然当时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但觉得现在很多软件都需要实名认证就将信将疑地填写了,没想到还真的被泄露了。”邵雨佳说。此后,邵雨佳每每看到一些有关推荐赚钱类App的信息就远远绕开。

在某广告公司做文案的张女士之前也曾在手机上下载了几个赚钱类App。她告诉记者:“之前就听说在手机上也可以赚钱,然后觉得平常挺无聊的,就试了试。”

这一试却试出了问题。“当时注册完就要求支付一些押金,我就想可能是怕完不成任务,交一点押金有保障,我就交了押金。”张女士说。

接着,张女士就尝试进行任务,但是翻看了整个App都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任务,不然就是点开任务页面而显示的却是和任务不符的页面。“我当时就觉得奇怪,后来找退押金的地方也没找到,就把这款App卸载了,幸好押金数额不大,仅十几元。”张女士说。

(法制日报)

一些赚钱类App涉嫌传销诈骗

记者:您对这类赚钱App的发展持什么态度?

王艳辉(上海律师):任何行为都应当在法律的规范之内进行,否则不仅不会给手机用户带来方便和利益,甚至还会侵害手机用户各方面的权益。

刘俊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如果这种商业模式是诚信的、合法的、透明的、公平的、公正的、可持续的,会允许甚至还会鼓励。否则就违背了诚实信用、公平公正、多赢共享、包容的价值观,那这种模式就是违法的,就该打击取缔。

记者:使用赚钱类App后有时会出现无法提现,甚至骚扰电话不断或押金不能退回的现象,对于这些现象该如何规范?

王艳辉: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制定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在这类App上线前,有关部门就应该进行严格审核并制定相关要求,要求App的所有者应当对使用App的客户个人信息保密。一旦发生泄露客户个人信息的行为,轻则罚款、给予行政处罚,若涉嫌违法则追究责任人的违法责任。

刘俊海:任何商业模式都不能坑害人,不能侵害投资人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投资权、安全保障权,还有隐私权、免于被打扰的权利。

(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