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部分“赚钱”APP真相调查

2019-07-31 11:19:02 来源:福建法治报

说法:律师提醒谨慎投资

山东诚功律师事务所的张敬宇律师表示,趣步公司的“糖果”可以用来兑换商品,也可以兑换所谓的GHT进而转换为现金,可以说趣步公司赋予了糖果等价物的属性,因此可以将其界定为一种虚拟币。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任何机构承认虚拟币的合法性,虚拟币不具有货币的全部功能,不能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趣步公司的注册资金仅有300万元,而其发行的“糖果”则高达10亿颗,“糖果”作为一个具有价值属性的虚拟物品,其公司是不具备承载能力的。在此基础上,去炒作这个虚拟物品,其行为和炒币是一样的,不过是换了个名头而已。平台如果以其他名义进行虚拟货币的发行与炒作,同样也会涉嫌诈骗、传销、非法集资等类型的犯罪。

近年来,以各种名义进行的虚拟货币炒作层出不穷,律师提醒,虚拟货币炒作在我国欠缺法律基础及有效监管机制,建议广大投资者在相关法律、制度完善之前,谨慎投资。 □北京青年报

观点采撷:

APP大打“赚钱”牌  可别忽视了用户体验

近日,有记者调查多款号称“看新闻赚钱”的APP,揭开其中套路:所谓“赚钱”,只是广告噱头,数千金币仅能折现几角钱,提现还面临种种限制——有的流程复杂,有的累计30元后方可取出。

一番调查,清晰地呈现出“趣头条”们崛起的秘密。打开这类APP,诱人广告映入眼帘:“挂机5分钟提现十几元”“首次注册奖励5000金币”“邀请一位用户返现6元”。当然,这些全是夸大其辞,实际上,为了获得高额金币奖励,用户们必须完成种种任务,比如每天登录、浏览信息、参与评论,保持活跃度;比如邀请新用户注册,发展“下线”;再比如,允许读取地理位置和通讯录信息,牺牲用户权限……每项任务,直接对应着衡量APP生命力的各项指标。

将“块八毛”的现金奖励包装成动辄以千、万计的“金币”,营造出一种赚钱很容易的场景,充分利用薅羊毛心理吸引用户、收割流量,再以“充满生命力的”APP融资甚至上市,正是此类既无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又充斥着猎奇、八卦等低劣信息的APP的生存之道。这其中,明显涉及虚假宣传、违规发布新闻、极端忽视用户权益等问题。

可叹的是,此种砸小钱换流量的“传销式推广”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前有27个月便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趣头条速度”,后有模仿者众。“闪电盒子”“蚂蚁头条”“微鲤看看”“小鸟看看”等打着“赚钱”噱头的APP大行其道,某些下载量还突破了数十万。

然而,再巨大的商业成功,再光鲜的包装外衣,也掩盖不了这类APP的“原罪”。号称资讯平台,却视“内容为王”的基本规则如敝屣,这实在是一种讽刺。

但是,这种模式能够长久么?恐怕不然。

虽然人们的阅读兴趣千差万别,但对于优质内容的追求是一致的。尤其当互联网进入“下半场”,这种倾向会更明显。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下,以一点甜头吸引用户也许容易,但当小利不足以动人、内容又不足以留人,用户纷纷转身离开之时,又凭什么立足?

以更大的视野来看,互联网行业被视为希望之地。人们希望其中孕育的,自然是有创新价值、有品位也有意义的企业,而非相反。对于那些违规谋利者,必然面临越来越严的监管、越来越重的惩处。近两年,各地网信部门多次对未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违规发布、转载新闻,传播涉黄涉暴及虚假信息的网站和APP予以查处、关停。规范举措之下,野蛮生长的空间只会越来越窄。

今年3月,“趣头条”发布的2018年全年财报显示:去年净亏损20.29亿,已远没有当初敲钟上市时的风光。

再红火的商业模式,终究要以价值意义为依托。只作量的生意、不顾质的提升,再热闹也不过是一戳就破的泡沫而已。这一点,已经为互联网创新大潮中太多的浮沉故事所证明。

(胡宇齐 北晚新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