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人并非生来一张白纸,没有一种教养方式可包治百孩

2018-02-08 08:24:14 来源:福建法治报

一个孩子,到底要有多恨父母,才会决绝到拉黑父母所有联系方式,12年不回家?

一个孩子,到底要有多恨父母,才会洋洋洒洒写出言辞激烈的万言长文,隔空讨伐父母?

一个孩子,到底要有多恨父母,才会在被问及“可父母就你一个孩子,你有想过他们的感受吗”时,简单干脆地回道“那是他们自作自受”?

痛心吗?当然痛心。

原本应该是至亲至密的孩子和父母,却成为陌路,甚至是眼不见为净的仇人。

这孩子叫王猛(化名),今年34岁。

作为成年人,他的控诉不是因为少不经事的童言无忌,不是因为青春期爆发的叛逆荷尔蒙,而是因为真真切切在内心深处积攒多年的的怨愤。这点是最令人触目心惊的。

说起来,那些在他心里扎刺生根的经历,并非来自父母行为上的暴力,而是无数成长过程中细节生动的瞬间。部分网友甚至觉得,王猛本身就有一颗玻璃心,他所言的“过度控制”有些过头,因为他的父母不过是犯了许多父母都会犯的错——“太爱孩子”。的确,人人生而不同,王猛刚好属于表现过激的那一类孩子,而这样的孩子,何其少见。更多的孩子,不敢反击,不敢出声,这些不良的情绪默默地积压在心里,影响他的生活、婚姻甚至下一代,他有可能郁郁寡欢,有可能在无人的夜晚一个人独自哭泣,直到有一天,他再也受不了了,如果此时身边没有人能为他开启心智,极有可能精神崩溃或者生病,严重的甚至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如同被千千万万人所唾弃的“为你好”,一句“太爱孩子”无法抹掉亲子关系中存在的裂痕。要知道,压死骆驼的往往是最后一根稻草。而这之前无数根稻草一次次压下时,骆驼也不是没有试图求救,只是无人呼应。

过度控制的爱,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

事实上,王猛父母对他的控制也是有迹可寻的:从小到大,他穿的所有衣服都是由父母决定,就连一二年级,班里文艺汇演要求所有孩子穿短裤,他的母亲依旧是不由分说地让他穿长裤;他所在的小学,离家不过几分钟的路程,可一旦下雨,父母便雷打不动地来接送;到了大学,父母特意联系北京的大姨“照顾”他,其中,大姨的“照顾”方式就包括悄悄联系他的同学,关注他的一举一动。

纵观国内,如此“关心孩子”的父母大有人在:孩子小时候,报各种补习班;孩子高考完,指挥填志愿;孩子大学毕业,介绍对象,介绍工作……恨不能一步一步将孩子前方的路铺好,再一天天护送孩子前行。

然而任何事情,但凡过度,都会带来与期望不相匹配的后果和影响。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就曾发现,父母对孩子控制欲强,容易对孩子造成长久的心理伤害,令他们长大后幸福指数较低、依赖性较强,负面影响堪比丧亲。

可以确定,在孩子长大成人这件事上,没有一个父母能够“代劳”,强行“代劳”的后果要么是孩子成长不到位,要么是孩子过得很压抑。故而,父母要做的,是掌握好“放手”且不“放任”的火候。除此之外,每一件孩子必须要做的事,每一段孩子必须要走的路,就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吧。

没能及时的关心,是孩子一辈子的痛

很奇怪,父母在王猛的生活处处伸着手操控,却总没能够握住他在往下坠落时的手。

被过度保护的他,因不会剥鸡蛋被亲戚嘲笑时,父母选择了冷眼旁观;五六年级时,他喜欢奥数,一次考试回来,却发现文件夹被偷,母亲给的“安慰”是一句“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高中时,他跟父母反映自己调座位后身边环境变得糟糕时,父亲边打边骂“你凭什么要学校优待你?凭成绩好?”

毫无疑问,面对孩子的求助,王猛父母的做法绝对是最坏的榜样。研究表明,每个人自信人格的源泉,基本都是从咿呀学语时,在和父母的互动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自我肯定感”。如果得不到父母的正常回应,孩子受到的伤害会有多大呢?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里的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三岁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

阿姨说:“跟你说话有什么用呢?你又看不到我。”

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

显然,王猛的父母在他需要光的时候,不是沉默,就是怒不可遏地关起了门。再后来,那些没有及时得到的光,长成王猛身上坚硬无比的刺,也是他一辈子的痛。

人并非生来一张白纸,没有一种教养方式可以包治百孩

哈佛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史迪芬·平克在他的著作《白板》中说:孩子出生就有自己的天性。人并非生来一张白纸,人天生携带着演化留给我们的倾向,甚至男女天生也有所区別。

因此,过错很多的王猛父母,最致命的错误就是:没能静下心来,认清孩子的天性,以为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在白纸上绘出美好未来,认为自己可以像捏橡皮泥一样打造自己的孩子,强势地捂住孩子想要独立自主的念头,希望孩子按照自己设定的路线发展,希望孩子成为所谓“坚强”的人。可这孩子本身就是一个偏内向性格的孩子,虽不太爱表达自己,但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想过的人生。于是,巨大的沟通鸿沟在一寸寸变大,王猛也才会说:“父母的爱其实是伤害,过去的经历无法与我的认知调和”。

那么,在知道孩子已经不是一张白纸的前提下,父母应该如何做?很简单,吃透史迪芬·平克的建议:孩子是人。尊重孩子作为人的个性,从孩子的角度去打量世界,做孩子人生旅途的友情陪伴者,而不是狂妄指挥者。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因此,没有一种教养方式可以包治百孩。

相对应地,“个性化教育”目前在国内非常流行,不过,很多家长和教育机构将其理解为,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给予不同的“学业方法指导”,“一对一教学”“个性化小班”等等。在大脑智库创始人刘冬梅看来,人格特征的培养较之于“技能”的个性化教育,更应该是父母及为人师者需要注重的领域。

人并非生来一张白纸,没有一种教养方式可包治百孩

有的孩子生性木讷,不爱表达且敏感多疑,对于此类孩子正面赞扬的方式多优于“激将法”;而对于天生乐观、自信、破坏力强的孩子,有时“激将法”或许会非常奏效;对于目标性极强的孩子,父母给予过多的参考和意见,甚至强制,只会将亲子关系推向危险的境遇;而对于平和 、“人际”型的孩子,则需要提前帮助孩子立志,并加以合理的引导,帮助TA尽早找到人生方向。

有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方式就非常奏效,借用外界的能量赋能孩子;有的孩子“目中无人”,管你外界如何,我就是坚持我的想法,则更要从“内因”唤起孩子的责任和担当,以内生的力量相伴成长;有的孩子属于“体觉型”,就是喜欢动手,就要通过尝试、亲身实践的方式引导其思考;有的孩子属于“听觉型”,则可以通过多讲故事、多引导其读书的方式,让其与古人、伟人交流。

甚至,有时候,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境遇下,也要用到不同的教育方法。

当下,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于孩子的养育,父母又增加了一份挑战:兄弟姐妹之间的脾气秉性也会有天壤之别,甚至,双胞胎孩子天性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也比比皆是。对于上天赋予我们神圣的“父母”职责,请不要轻视,不要忽视,不要想当然。它是如此重要,小到一个孩子的未来,大到一个家庭的和谐与走向,甚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让我们,一起用心,和这些拥有个性灵魂的天使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