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蓝天碧水的法治“底色”

2016-11-04 08:55:39 来源:福建法治报

看南安检察院如何护航南安绿色崛起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1月4日讯  水碧天蓝、群山似黛、花岛点缀……从工业经济强市到福建省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南 安这片热土正徐徐展示出一幅绿色新城的美好风光。

近年来,南安市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探索建立“案源多样化,破解发现难;打击立体化,破解查 处难;预防新型化,破解防范难”的“三化三破”工作模式,全力护航南安绿色崛起,成为装点山 水南安的明媚法治“风景”。

检察干警发放生态检察普法宣传小手册

案源多样化

让破坏行为无处藏身

案源渠道不畅、信息不通、成案率低,是当前立案监督工作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破解这道难 题?

“要改变过往坐堂等案的思想窠臼!”该院分管生态资源检察科的副检察长丁灿辉告诉记者,从充 分接受群众举报、注意多部门协作、定期通报行政处罚信息、开展专项案卷检查活动等方面扩大案 源渠道,方能化被动为主动。

破坏生态资源刑事案件往往存在二度破坏、多重破坏的情况,因此该院针对收到的群众举报、自行 发现、上级院转办的案件线索,经初步核实情况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或联合相关部门到现场进行 勘察,固定证据,避免第一现场遭受破坏导致后续难以取证。说到这里,该院生态资源检察科科长 吴金彻为记者讲述了一个案例。

去年4月,该院收到某村庄近百村民联名举报,称该村村民林某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承办检察官立 即进行现场核实,发现林某出租林地用于圈建养猪场,但其转包合同上却写着“租赁土地用于果树 种植”。

经进一步调查,承办检察官发现林某企图通过转包合同“租赁土地用于果树种植”的条款隐瞒事实 逃避法律追究。该院遂及时启动立案监督程序,要求公安机关对该案依法进行处理并引导其侦查方 向。现林某已因非法占用农用地被市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 

“除了完善线索现场核实机制,我们还畅通与公安、国土、环保、林业等机关及本院控申、民行等 科室的线索移送渠道,借助行政机关信息录入平台收集相关犯罪线索,提高打击犯罪的针对性和有 效性,并借助专项评查强化监督,使案源多样化,有力破解‘发现难’。”丁灿辉说。

打击立体化

为生态文明“汇聚清流”

案源渠道畅通了,打击环境污染刑事犯罪成了另一道重要课题。面对这一课题,南安检察院突出“ 联合作战”,构建合力打击网络。

该院主动与市法院、公安局、国土局、林业局、环保局等部门定期会商,互通工作情况,加强动态 研判,对破坏环境资源案件的打击范围、打击力度、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研究,促进行政执法与刑 事司法顺畅衔接,通过“左右联动”,构建侦捕诉审畅通模式。并针对涉林刑事立案监督难的办案 实际,积极探索立案监督工作新机制,与南安市林业局、南安市公安局森林分局联合会签了《关于 涉林刑事立案监督有关问题的规定》,使涉林刑事立案监督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在此基础上,该院强调“内部协动”,由院党组研究成立领导小组,统一调配指挥,形成生态检察 、侦监、公诉、自侦、控申、民行及宣传、后勤保障联动机制,充分保障立案监督力量的整合。

“我们部门人员仅有4人,面对人员编制不足的现实情况,无法设置专门的立案监督人员,若仅仅依 靠科室成员发现、摸索立案监督线索,不仅影响正常刑事案件的办理进程,同时也无法达到立案监 督应有的效果。”吴金彻介绍,因此该院依托检察官联系基层小组,将专项监督工作分派到每个小 组,由各小组分别到26个乡镇的林业站、土地所、环保站就近年来各地的案件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通过全院之力收集和发现立案监督案件线索,并及时汇总进行反馈,实行全员参与监督的整体格局 ,有效推动立案监督工作的开展。

与此同时,该院主动邀请侦监、公诉部门共同参与案件研讨,对引导侦查、罪与非罪的问题进行充 分论证,对进一步查办案件方向进行研究,实现优势互补攻坚克难,全力保障案件质量。

远山含笑,青翠欲滴。一声声“绿色号角”,因各方力量的联动参与变得更加嘹亮,也为南安的生 态文明“汇聚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