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移动支付何以让消费者爱恨交织?

2018-06-12 10:26:34 来源:福建法治报

2、拒绝者:安全在“裸奔”

无现金社会,在去年成为一个热词。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甚至分别推出了“无现金城市周”和“无现金日”,让这一概念变得如日中天。

所谓无现金社会,概言之,就是移动支付社会。这个概念的兴起,代表了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开始向纵深推进,从商业交易到公共事务,从线上场景到线下场景。

纵使如此,对于一些拒绝移动支付的人来说,他们的理由也比较充分。比如郭涛,安全问题是他拒绝移动支付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移动支付在快速发展、改进用户体验、便利群众的同时,其风险也随之发生新的变化和转移。

“就像某一天,从你出门打车、在地铁口买早餐、午餐订外卖、星巴克下午茶、路边摊买水果,再到露天吃烧烤,这一切的消费行为都无现金,通过移动支付解决,由此产生一批又一批的交易数据。日复一日,通过这些数据,你的消费记录与生活习惯被相关公司甚至产业牢牢掌控。它们比你的家人和朋友更了解你,甚至比你自己更了解你。在它们面前,我们很可能是裸露的,并且无处可藏。”郭涛说,到目前为止,这些公司掌控数据的行为以及如何合理保护用户的隐私,似乎并没有实质性的监管,“这就是无现金社会的另一面。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无路可退,也无处可去。”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钱的地方就有诈骗。”这是作为计算机高级网络安全研究员蒋兴鹏的体会。

随着移动支付市场的不断扩大,一些不法分子逐渐将黑手伸向移动支付用户。其作案手段专业化、团伙化,通过网络的联系,甚至一些素未谋面的不法分子也可以分工协作,逐渐形成黑色产业链。

“拖库”“洗库”“撞库”的“黑客”——这是蒋兴鹏对于移动支付中存在的“互联网幽灵”的表述。

“近年来,国内关于用户隐私信息被窃取的事件时有发生。网络黑色产业链已经呈现低成本、高技术、高回报的爆发性增长态势,越来越多的网络黑产分子通过拖库、撞库盗取用户个人信息,给网民造成了金融资产和个人信息安全等多方面的危害。”蒋兴鹏说,在这些泄露的信息中,最容易被网络黑产集团利用牟利的就是个人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号,这是直接关系账户安全的四个要素。这些信息很可能会被出售给黑市中的诈骗团伙和营销团伙,用来进行诈骗和恶意营销,“黑客通过入侵有价值的网络站点,盗走用户数据库,这个过程在地下产业术语里被称为‘拖库’。在取得大量用户数据后,黑客会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清洗数据,并在黑市上将有价值的用户数据变现交易,这通常被称作‘洗库’。最后,黑客将得到的数据在其他网站进行尝试登录,叫‘撞库’。”

蒋兴鹏说,因为很多用户喜欢使用统一的用户名密码,“撞库”也可以使黑客获得用户在多个平台的账号密码。最后,黑产人员还会把多个不同类型的数据库整合成“社工库”。随着“社工库”的日益完善,大量网络用户的隐私信息、上网行为以及与个人金融财产安全相关的数据被重新整合,多维度的海量信息让有强针对性的精准式诈骗场景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