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三明市全链条管理服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2018-08-07 08:35:14 来源:福建法治报

擦亮管控“探头”  不留死角盲区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8月7日讯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一直是困扰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综治难题。近年来,三明市全面推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管理“一档案、二记录、三保障、四规定”的工作模式,逐步健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链条服务管理机制,针对排查发现难、收治管理难、责任难落实等问题精准发力,进一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人一册分类管控

7月12日一大早,三明市公安局白沙派出所社区民警邵晟闽早早来到警务室,“今天和社区的网格员、医生约好了,一起去走访辖区的两位患者。”

今年58岁的吴某强和56岁的吴某国均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父母去世后,一直靠下岗的弟弟吴某林照顾。在日常入户摸排中,细心的社区民警发现了吴家兄弟的情况,遂联系专科医院对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并建立一人一册的清单式救治救助管理档案,将情况及时录入公安信息系统。通过日常的关心和管理,现在吴家两兄弟坚持按时服用药物,病情较为稳定。

“我们通过走访入户,尽力做到无一漏登、无一漏管、不留死角。”据三明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方艺介绍,近年来,该市由综治牵头,联合卫计、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组成联合排查小组,通过村居干部、社区民警、村居医生、综治网格员和志愿者的共同参与,对辖区进行日常排查,摸清患者的基础信息。统筹安排精神专科医生开展评估鉴定工作,逐人确定风险等级(0-5级),并将重点对象信息及时录入综治、卫计、公安信息系统,形成一人一册的清单式救治救助管理档案,实现信息互通共享,为分类落实管控救治服务提供依据。

此外,每个月综治、卫计、公安等部门都会召开联席会议,及时通报排查发现、随访治疗、康复情况等信息,为预判预警提供科学依据,及时跟进稳控措施,大大提升了当地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两种记录随时可查

“孩子的药吃完了,我来拿点药。”不久前,家住尤溪县城关的李阿婆来到当地的医院,为患有抑郁障碍的儿子取药。阿婆将儿子的服药记录本交给医生,医生耐心地询问阿婆其儿子的近期情况,仔细查阅服药记录,在领药记录本上签字后,为老人儿子开具了一个月的药物。

“百分之八九十的病人,只要坚持服药,就能有效控制发病率。一定要让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及时记录领药、服药情况……”李阿婆每次来开药,医生都会重复嘱咐她。一些患者超过一个星期没来复诊,医生还会打电话向监护人了解情况。每次随访、诊疗的信息,也会在卫计部门的信息系统录入。

完善的服务管理机制,不仅需要做到排查到位、分类管控,对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长效救治更显关键。今年以来,三明市在“一历五单”的基础上,为辖区动态评估3级以上患者建立领药、服药档案。由卫生院随访医生或者村医负责保管患者领药记录本,监护人保管服药记录本。两本小小的记录本,上面印有患者服药时间、就诊机构、用药天数等信息,监护人、医生切实做好记录情况,方便排查小组及时掌握患者的变化和趋势。一旦出现病情不稳、未持续用药等情况,排查小组会及时督促监护人落实措施或实行强制送医治疗。

“建立领药、服药记录,改变以往监管部门对患者领药服药等动态情况掌握监控不够的局面,对患者病情控制得更好、更精细。”三明市卫计委副主任卢叶文说。实践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负责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及时记录服药情况,如发现患者没有按流程落实领药、服药的,将取消监护人相应月份“以奖代补”看护管理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