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跳槽的“90后” 需要什么样的激励模式?
造成外界认定“90后”爱跳槽的原因有很多,其实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压力, 也有每一代人的解决办法。管理者要思考的是: 爱跳槽的“90后”,需要什么样的激励模式? 过完年回到北京,从东北漂到北京的“90后”杜伟正在寻找下一份工作。他的上一份工作,是健身房的“会籍顾问”:“说是顾问,其实就是个推销员,早上8点上班,晚上10点下班,周休1天。保险要自己上,底薪就是最低工资,剩下的全靠卖卡提成。”杜伟之前所在的健身房,不论是“会籍顾问”还是“健身教练”,大多是外地到京的“90后”,员工流动性很大,“你能干到一两年就成元老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不能否认‘90后’的择业观,认为他们就是颓废不努力。他们有不一样的需求。”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多年的冯先生说,这使得企业必须考虑“90后”需要的激励模式。“有时候比起涨工资,食堂多几款麻辣烫、健身室多几台新机器、可以用公司协议价订度假酒店……这些东西的吸引力对‘90后’员工更大。” “你是不是和领导吵架了?” 过年前刚刚辞职的“90后”韩伯平,春节回老家时受尽了白眼。“老家的人都批评我说:‘你都换了多少个工作了,就是不踏实,心浮气躁,好高骛远。’刚开始我特别生气,还解释,后来也不解释了,闷着头听。”韩伯平觉得,在老家县城,人们眼中的好工作不外乎就是机关和事业单位,甚至“在乡镇当个聘用制的临时工”,都是“有社会地位的”。相比之下,他在北京的打拼和换工作,老家人并不理解。 换工作的原因,是因为韩伯平所在的公司业务发生变化,他所在的业务线不再追加更多投资。“既然公司要我走人,就拿补偿好聚好散。”这在韩伯平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老家人眼里却有些不可思议,“他们都问:‘你是不是和领导吵架了?’” 尽管以韩伯平现在的工作业绩,找到下一家公司并不太难,但他也发现了危机,换了几家公司,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公司里几乎没有超过35岁的老员工。“35岁就像一个槛,就像一个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的最大值。超过这个岁数,公司就认定你要的工资高、家庭负担多,比不上年轻人肯加班,能‘996’(互联网企业加班的代名词,即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周六加班)。”韩伯平希望通过跳槽,不断突破升职瓶颈来提升职位,在35岁前升到管理层。 但是,这样的理想,在同为“90后”的唐斌看来,很难如愿以偿。唐斌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老员工总是吐槽我们,早来几年,还能有股权、期权,现在就剩工资了”。唐斌发现,公司的“80后”员工,大多有股份,要么是元老,要么是从别家公司挖过来的“大牛”,后来的基层员工也多有象征性的股票,但到了他这一拨,只剩下“加班和工资”,“行业大格局已经基本定了,留给我们后来者的没有肉,只剩下汤”。 这样的心态让唐斌觉得,到哪儿干都是打工,他跳槽,甚至不在意工资本身的增减,而更关注和管理者合不合得来。 “多这几千元,买得起房吗?” 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当分校区负责人的“80后”周先生,最近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两个刚招进来的“90后”部下,一周之内都辞职了。事后周先生找其他同事了解,得知其中原因,“一个觉得我不尊重他,不重用他,另一个觉得我上次批评他,让他下不来台”。这让周先生大为不解:“觉得我有哪点不尊重、觉得我批评得不对,可以来沟通,而不是甩手走人啊!”但真正让周先生心里不舒服的是,他眼中这两个“不合格员工”很快就找到了下家公司,而且职位还晋升了。 对于这点,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多年的冯先生则看法不同。“很多管理者会觉得,我给了员工工资,他就要给我做事情,但‘90后’的想法并不是这样的,很多‘90后’员工离职的原因不是因为差钱。” 冯先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我们‘70后’参加工作,都要白手起家一点点成家,买房买车养孩子,没有稳定且不断提高收入真的不行。但‘90后’不同,很多‘90后’其实不差钱,或者说不差那点工资,因为他背后有‘6个钱包’,就算这些‘钱包’支撑不起他们在一线城市安家,回老家过舒服的小日子也是不成问题的。” 这一点,周先生也感同身受,他曾与一位“90后”员工谈话,希望对方能多上几节课。“我好心好意想让他多一些收入,人家倒好,直接说:‘多这几千元,买得起房吗?’”周先生惊讶地发现,在这名部下看来,同样的时间成本,享受生活比赚钱的优先度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