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法院创新打造“1234”诉调对接新格局
2019-06-10 09:16:36
来源:福建法治报
法宝三:三促解 全过程覆盖
“我这个邻居上班受伤获赔这么多,为什么我的案件却判这么少?”承办法官没料到,3日前调解撤诉的李某又一次出现在法院讨要说法。
李某在工厂里维修设备时受伤索赔,该案此前已经过诉前调解达成了调解协议。后李某听邻居说“赔偿太低”,又反悔再度跑到法院坚持要立案。
立案分流至诉调对接中心后,该院迅速启动诉中调解。特邀调解员和承办法官弄清事情原委后,结合对比案例向李某详细阐明了承揽和雇佣的区别,并提供了匹配度高的案例参考,从而引导其对裁判结果形成理性预期,李某心服口服,而被告也对这次“精准”调解表示感谢。
像上述案件中诉前调解未果,又启动诉中调解的现象时常发生。“调解工作不分时段,除了在诉前分流调解外,当事人在案件审理、甚至执行阶段都可能有调解、和解的需求,调解成功的‘黄金节点’也不仅仅在某一阶段。为此,推行全程覆盖调解是提升工作实效的一大保证。”案件调解速裁中心主任黄少红介绍。
为加快立案、审理、执行的工作衔接,该院实行诉前调解、诉中调解、诉后和解三阶段调解模式,由诉调对接中心全程负责统配,执行和解中心、案件调解速裁中心辅助推进工作,一经申请即可快速转入调解程序,切实提速纠纷化解。
法宝四:四保障 立体式推进
除了开辟专门场所,设立诉调对接中心外,该院积极拓展外部调解“网络”,整合各方资源,在协调制度、工作联动、经费保障、考核培训上筑起四大地基,夯实配套机制保障,推动诉调对接落地、落细、落实。
“网格化+调解”机制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该院在8个派出人民法庭设立诉调对接工作室,借力全市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创建“网格化+人民调解”模式,调动村镇一级干部先行调解、就近化解。
2018年初,该院诗山法庭受理了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了解到该案租赁房屋位于台资企业经营管理的风景区,承办法官立即将案件分流至诉调对接工作室,第一时间将案件信息推送给特邀调解员——台资企业党支部中共福建新色彩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郭锦鸿书记。
郭锦鸿数次组织双方当事人到涉案店铺现场查看,从企业长期经营、景区出租效益等角度入手,促成双方解除租赁合同并由被告丁某退还原告租金8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此外,该院积极推进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组织联动联力,针对审判实践中人难缠、底难摸等问题,构建“良性互动”机制,遇事就调、随时能调、随叫随调,壮大调解队伍。
通过内外协作、多方联动,该院去年来已成功调撤案件4572起,节约了诉讼资源,有效减轻办案压力,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诉调对接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的南安实践,正在发挥出巨大的乘数效应!
(本报记者 林扬阳 通讯员 林思颖) |
精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