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官方差评”治得好饭店“星”病吗?

2019-08-28 11:40:33 来源:福建法治报

 

“摘星”压力未能及时传导

由于信息披露等方面原因,“摘星”压力往往不能有效传导到市场端形成经营压力,不少“差评”饭店仍“客似云来”。记者在北京采访时发现,北京长安大饭店、淄博世纪大酒店等此前被“摘星”饭店仍预订紧俏,北京某温泉度假酒店工作人员甚至向记者表示:“‘摘星’后饭店价格没有任何调整。”

在重庆,被摘星的五星级酒店有何反应?8月19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位于渝中区中山三路的重庆希尔顿酒店,记者在大厅看到,由全国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评定的“五星级饭店”牌照仍挂在墙上,并未摘下。该酒店仍处于正常运营状态,店内还有不少顾客前来办理入住。前台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酒店价格未发生变化,酒店入住也未受到任何影响,大床房等已经客满。该工作人员强调,目前酒店星级未取消,仍是五星级酒店,他们还没有接到官方的函或通知。

而在重庆典雅戴斯国际大酒店,记者发现,该酒店的五星级牌照已经没有挂在酒店大厅,但前台工作人员称对于“摘星”的公告暂不知情。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我们价格肯定是不会变的,周末价钱都不会调的,都是固定的。”

星级评定制度有“短板”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相关工作负责人处了解到,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是当前星级评定、复核相关工作的具体承担单位,相当于全国星评委常设办事机构。

“星级评定制度面临着持续萎靡的风险。”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张润钢坦言,目前,饭店星级评定标准已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目前国内很多涉及旅游住宿服务的标准和质量判定,尚无法律法规可依,仍主要靠行业惯例、行业标准和企业自检。《旅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也仅作原则性规定,惩罚力度也不足。另外,专家还指出,当前不少星级评定机构存在缺少认证资质的法律隐患。

张润钢称,饭店星级评定本是住宿行业区分等级的一种技术手段,专业性很强。但现实中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扰,比如在有些地方,相关部门为彰显政绩,催生出了大批本不具备五星级条件却硬性开业的饭店,大大削弱了星级的含金量。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行做法是按行政级别来决定评定星级饭店等级的权限:国家评五星,省级评四星,地市评三星。专家指出,这样的做法是过去行政主导模式的“遗迹”,既难以有效配置资源,也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张润钢等专家建议,市场化改革是星评制度的出路。一是由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专业认证机构实施评定;二是应主动纳入国家认证认可监管体系,通过推进星评标准的市场化、专业化来擦亮“星级品牌”。

文化和旅游部方面表示,将对五星级饭店进行“全覆盖、双随机、常态化”暗访检查,同时加大标准引领力度,修订《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等。

(综合新华网、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