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延平区探索建立“1+N”溯源治理体系新模式显成效
百合花开 万事和睦 ——南平市延平区探索建立“1+N”溯源治理体系新模式显成效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9月18日讯 “支付宝到账5万元……”随着钱款到账信息声音一响,南平市延平区王台镇的求助人李某难掩心中的喜悦,激动地对调解员说,“没想到司法所调解的效率这么高,上午调解,下午就拿到了拖欠已久的欠款,终于可以安心过年了。” 这一幕发生在今年年初,如此圆满高效的调解得益于延平区探索建立的“1+N”溯源治理体系。 近年来,为适应新形势矛盾纠纷主体更加多元、类型更加多样、外溢传播加快、调解难度加大等一系列新情况新特点,延平区委以纪念“枫桥经验”60周年为契机,建立以“1”为党委统一领导及“N”为各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的“1+N”模式,并结合本地人文特点,秉持百合花“百年好合、百事好合”的寓意,以百合市花为媒解百事好合,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延平模式。去年以来,全区共成功调处矛盾纠纷7634件,同比增长55.7%,带动辖区法院诉源案件下降8.89%。 “三级”联调百心齐 “我们通过‘1+N’溯源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拓宽人民调解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宽度和广度,发挥出‘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稳定一方’的作用。”长期工作在基层的大横司法所所长曾斌对此模式深有体会。 2022年12月,大横镇某村吴某的房屋需要翻修,工程由陆某承揽并签订承揽协议,中间经过多次转包,最终由刘某接手该工程并着手进行施工,结果刘某在施工过程中意外身亡,事故责任的划分便成为该案矛盾的“焦点”。 大横镇运用“1+N”溯源治理体系中的“片区联调、三级联动”机制,合理调配片区村调解资源,邀请区调解专家库专家下村指导。 “案涉工程款房主吴某已与陆某结清,那么陆某与转包人之间不构成二次转包或者共同承包的关系。”在专家的指导下,曾斌将案涉法律关系向案件当事人一一说明,经多日耐心调解后,死者家属与转包人、房主吴某签订调解协议,达成了几方当事人都较为满意的结果。 参与调解的曾斌介绍说,我们大横镇在贯彻落实好延平区委推行的“1+N”溯源治理体系下,在区级调解资源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发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居老干部等乡贤积极参与基层纠纷化解,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大横镇片区调解机制。 据了解,大横镇片区调解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诉调、公调、访调案件的有效化解,使人民调解迸发出更大活力,切实发挥人民调解“社会稳定器”与“减压阀”的作用。尤其是在“片区调解、三级联动”机制的有力支撑下,及时高效化解了一批重大矛盾纠纷。 部门联动百花开 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凝心聚力方能攻难克艰。如何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第一时间就近便利化解矛盾纠纷便是关键。这其中,“1+N”模式是化解矛盾纠纷关键中的关键。 延平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延平区通过推进邻里乡亲、乡贤人士、专业调委会和部门单位四个方面积极参与调解联动,赋予人民调解蓬勃生机,在延平大地处处绽放调解和谐之花。 此前,王台镇某村村民游某在进行河道清淤作业时,不慎被翻倒的挖掘机压住,当场身亡。其家属忽闻噩耗情绪激动,召集二十余位来自各村的亲戚朋友,要找工程方“讨个说法”。王台司法所得知消息后联合派出所及片区调解室合力做好家属安抚和事故调查工作,通过“背靠背”的调解方式,让片区联调的调解员们发挥“家门口”优势,分别对同村的工程方代表及各村聚集过来的亲戚朋友做思想工作,最终为死者家属争取到123万赔偿金并申请司法确认。派出所现场办公,在调解协议签订当天就协助家属办理好后事所需相关材料。 该案作为王台司法所启动“司警联动”+“片区联调”机制后的第一个案件,是王台司法所按照“片区联合调解”的工作要求,以党建为引领,结合自身“司警联动”机制优势,积极探索将人民调解单线对接、逐级调处的垂直化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多方联动、关口前移的扁平化管理模式。 此外,王台司法所借力王台镇“百合小镇”的春风,将王台镇“百合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融合,联合王台派出所、王台法庭,成立王台镇“百合人民调解工作室”,探索推进百合调解工作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