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城厢:数字赋能推动基层治理创新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2月29日讯 围绕“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莆田市城厢区大力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聚焦数字赋能,优化营商环境、保障社会稳定、夯实基层治理,切实把“做强乡镇、做实村居”落到实处。打造集信息采集、汇总共享、预警监测、数据分析、指挥调度、监督考核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治理大数据云平台,推动平台智建、数据智享、问题智理。实现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从“线上线下脱节”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权责更加一致、合力更加强大、社区更加和谐。 促发展 创优营商环境 登录城厢区大数据调度指挥平台,在“创优营商环境”模块下的“为企解困”栏内,记者看到,这里汇聚着全区各类企业的诉求。 “企业因生产规模扩大,需要约15亩土地,希望帮助协调。”“我们公司今年订单十分充足,但是现金流比较紧张,能否协调商业银行给我们提供较低的信贷利率”……类似这样的信息,不时出现在平台界面。 “已引导企业入驻东海鞋服科技产业园”“已为企业对接银行,完成融资。”城厢区各责任部门及时收集、回复企业的诉求,构建企业直通政府的快速通道,做到“企有所忧、我有所解,企有所盼、我有所应,企有所需、我有所为”,做到服务企业精准、高效。 营商环境直接影响到每一个经营主体的成长、创新、发展。2023年4月份以来,城厢区围绕“政策、场所、人才、资金”等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几大关键要素,探索建立创优营商环境“五为一体”工作法。即充分利用“全市一张图”平台通用组件和数据支撑,开发创优营商环境综合服务平台,面向企业提供“为企享策、为企寻场”等数字化服务应用。平台系统初步实现了数据汇集、数据协同、对外服务、自动预警、及时督办、分析辅助决策等功能。 城厢区发改局负责人林根介绍,平台已有30个服务部门、2094家企业入驻,形成“问题提出—限时受理—限时反馈—企业评价”的处置闭环,真正做到“企业有呼,政府有为”。 “为企享策”是营商环境优化的突破口,更好地实现对企业的“扶上马”“推一把”。通过平台,企业可以直接查询各级各类惠企政策、在线提交申报材料、“免申即享”惠企资金一键兑现。审批流程也更为简单,仅保留主管部门和财政2个审批节点,兑现流程的办结时限由3个月缩短至1个月内。截至目前,已发布政策59条,受益企业近600家,兑现资金达14625万元。 保稳定 勾勒平安底色 霞林街道九龙小区网格长发现一家商铺销售槟榔制品,立即将事项采集上传平台,下沉社区的霞林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陈培清到场依法整治,商家立即下架违规产品。 问题的采集、流转、整改等情况都清晰地显示在城厢区大数据调度指挥平台上,形成“单元巡查—源头发现—信息采集—任务分派—问题处置—核查反馈—跟踪问效”7步闭环事件处置工作流程,采取以镇街为主体的“1+N”执法模式,开展“固定+松散+机动”的多元行政联合执法,实现“镇街吹哨,部门报到”。 事有人管,人管得到,基层治理“一网融合”,社会“智”理触角已延伸到基层治理的各个“神经末梢”。 2023年以来,龙桥社区主动将社区警务工作融入“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积极探索“警格+网格”融合模式,运用“一张图”,扎实做好联防、联动、联控工作,确保了辖区社会安定稳定。 线上线下高度融合,一幅基层“智”理的画卷徐徐展开。 保稳定,勾勒平安底色。针对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中矛盾纠纷排查不全面、化解不深入,导致重点人群服务管理缺位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投资失败、生活失意、心理失衡、关系失和、精神失常、性格偏执等“五失一偏”人群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城厢区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施策”原则,探索建立“一函四清单”服务管理机制。 以城厢区大数据调度指挥平台为依托,通过平台数据比对碰撞研判出重点预警对象,一网推送《街道预警函》,一键生成《司法所对接单》《派出所告知单》《区直部门提示单》《村(社区)跟踪单》,明晰职责边界,锁紧责任链条,通过专班包案、定期研判等7种管控方式,落实落细预警对象服务管理常态长效机制,构建区、街道、村居和相关职能部门共治共管的工作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