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如何从“有结”变“有解”?
纠纷,如何从“有结”变“有解”? ——霞浦县公安局松山派出所着力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闭环机制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1月4日讯 “真没想到派出所的工作做得这么细致,调解结束还有上门回访,太感谢你们了……”7月18日,在霞浦县公安局松山派出所,群众尹某将一面印有“执法严明 公平正义”字样的锦旗送到民警手中,对民警尽职尽责的调解表示由衷感谢。 一面锦旗,凝聚着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与认可,也见证了守护和感谢的“双向奔赴”。 今年以来,松山派出所坚持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紧盯辖区治安形势和矛盾纠纷特点,从源头稳控、多元调处、跟踪回访三个方面入手,着力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闭环机制,有效将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辖区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攀升。今年以来,该所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8起,同比下降40.61%,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起底摸排 源头稳控 “你们双方都冷静一下,冲动只会激化矛盾,好好沟通才能解开误会……”8月15日,滨河东路警务站内,民警对争吵得面红耳赤的王某和张某劝解道。 事情起源于一次邻里口角。喜爱种植花草的王某将家中摆放不下的花盆放置在过道中,邻居张某出门时不慎被绊倒,脚被摔碎的花盆划伤。王某误以为张某不满花盆占道故意摔碎,张某未得到王某道歉反被指责,故而心生不满。 之后,双方多次因此发生口角,矛盾愈演愈烈。该小区物业多次处理无果后,在该所社区民警开展入户走访时,将情况告知民警。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民警将双方邀请至滨河东路警务站,从法理、人情、邻里相处等多个角度进行引导劝解。经过多次调解,双方终于握手言和。 松山派出所牢固树立“预防在先、源头化解”的工作理念,发挥社区民警的主动性,依托村干部、警务助理等人熟、地熟、威望高的优势,结合入户走访、隐患排查、防范宣传等日常工作,倾听群众呼声,全面排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经济纠纷、劳资纠纷、土地纠纷及婚姻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及时发现和掌握“小纠纷”,排查“小隐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变“被动”为“主动”。 汇聚合力 多元调处 “警察同志,我们都相信你们是最公正的,我也不为难他了,就按照这个标准赔偿吧……”听完民警由情入理、有理有据的劝解,林某家属对民警如是说。 原来,林某受雇于孙某在海上养殖生蚝。6月27日,林某在海上生产作业时不慎落水,经多方搜救后,确认已遇难。之后,林某家属与孙某就赔偿金额产生分歧,希望警方介入调解处理。 得知情况后,松山派出所立即启动矛盾纠纷“3+N”联调机制,与村委干部组成联合调解小组,将双方约至村委,安抚情绪,了解诉求。经过多方多次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共识,矛盾成功化解。 从开始争执得面红耳赤,到最后握手和解,得益于松山派出所施行的多元解纷之“策”。松山派出所针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及时与民政、交通、卫生、人社、司法等相关职能机构联系沟通,并根据实际情况吸纳社区(村居)的网格员、志愿者等社会组织协助配合参与调解工作,形成“公安+部门+社会力量”的大调解模式。 “相较于公安‘单打独斗’,多部门协同共治不仅有效发挥了人熟地熟优势,还注重运用专业知识、借助专业力量化解矛盾纠纷,提高了调解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该所民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