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行德通”让交通更畅通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1月25日讯 2023年11月,古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古田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依托县平安办、文明办平台,构建文明交通评价管理系统“行德通”(以下简称“行德通”系统)。 “行德通”系统运行一年以来,共记录交通违法行为59816起。在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古田县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四项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全面下降,一般程序立案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与去年同比分别下降8.33%、34.62%、22.15%、68.42%。一些屡禁不止的显见性交通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整治,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得到显著提升。 创新举措 延伸宣传“触角” “哎呀,现在全村都知道我交通违法了……”看到自己成了反面教材被粘贴在村务公告栏,杨大伯表示,以后一定要好好遵守交通规则。连日来,细心的村民在凤埔乡、吉巷乡、大甲镇村务公告栏发现,上面不仅有交通安全宣传海报,还更新了村民“行德通”系统交通违法预警信息。“违法公示进社区/农村”是交警大队联合派出所针对除公职人员以外的群众在“行德通”系统中评价结果应用上的又一有力措施。该做法将交通违法曝光从线上直接搬到了群众“家门口”。 公告栏上曝光的“行德通”系统交通违法预警信息包括交通违法行为、评价分值、预警等级、违法地点等内容。民警在贴告示的同时,还针对曝光的违法内容开展现场线下宣传教育,通过农村典型交通违法、事故案例的宣讲剖析,让村民了解交通违法带来的危害。 一些频繁违反交通法规、红色预警等级的“重点关注村民”,则会被民警“请”到村委会集中开展交通安全警示教育,观看半小时的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视频,并签订了《安全出行承诺书》。 联防联动 扩宽治理“路径” 客货运、外卖企业(平台)共有91位驾驶人、外卖骑手的交通违法行为被记录,其中3人“行德通”系统交通评价已达到红色预警等级。这组数据是2024年前三季度古田县客货运、外卖企业(平台)的交通违法情况。 日前,交警大队民警走进客货运、外卖企业(平台)开展“行德通”系统交通违法情况通报。现场,民警向企业负责人、驾驶人、外卖骑手讲解各种交通违法行为存在的安全隐患,播放了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并手把手地指导驾驶人和外卖骑手如何在手机的“菌都110”上进行修复学习。 “这种做法为我们企业进行从业人员聘用和管理提供更加科学评价参考,可以倒逼骑手们自觉遵守法规,减少交通违法,提升了企业的经营效益。”某外卖企业古田站点负责人表示。 为充分发挥公职人员在遵守交规方面的带头模范作用,“行德通”系统定期推送公职人员交通违法和预警情况至所在单位,推动将单位总体交通违法情况纳入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考评项目。 “行德通”系统运行一年以来,评价结果共推送175家企事业机关单位,涉及2740人,配合县委组织部门审核把关提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对象共8批321人次。 如今,古田县已形成党委牵头组织,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共同参与的交通违法联合治理工作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