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行德通”让交通更畅通
破除壁垒 构建数字“大脑” “行德通”系统建立交通行为积分评价体系,依据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违法次数,按照递进式和累加式的方式在系统产生文明交通评价分,划分蓝、黄、橙、红四个预警等级。系统内设正向激励修复平台,鼓励交通参与者通过志愿服务、在线培训教育及考试、举报他人交通违法等方式修复被扣分值,促进自我纠错习惯的形成。 “今年5月起,系统升级了两轮车交通违章智能识别模块。”交警大队大队长谢勇光介绍,该智能识别模块利用路面监控,能够每日实时分析超过万条的交通违法行为,并运用AI视觉算法精准比对违法当事人,再通过短信进行及时提醒。 “行德通”系统在现场执法上,按照“重教育、重预防”的人性化执法理念,创新实行“扫码微劝导”模式。轻微显见性交通违法行为人通过扫描交警执勤二维码,交警根据当事人被劝导登记次数,分梯次给予签署承诺书、观看警示视频、参与路面劝导三种不同的教育纠正措施,有效实现路面劝导与宣传教育一体化。 值得一提的是,“行德通”系统有效整合了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微劝导”小程序以及路面监控等多渠道交通违法信息,打破了以往各自独立运作的局面,形成一个全面的“数据池”,实现对交通违法人员分类分等级精确精准智能管理。 (本报记者 王淇锋 通讯员 王炜 韩怡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