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共享睡眠舱”安全隐患调查

2017-07-19 09:21:12 来源:福建法治报

如何监管规范发展

记者:除了关于是否属于“共享经济”的争议,“共享睡眠舱”还面临安全性的质疑。比如,有人提出,这种全封闭的“睡眠舱”不利于逃生。

朱巍:安全隐患很多。第一就是防火,扫码开门非常危险,万一出现问题,人是跑不出来的;第二是涉黄,在提供容留卖淫场所这个问题上,我想不出来还有比这种场所更方便的;第三是其他方面的安全,没有身份证登记,光靠互联网实名是不够的;第四是涉毒,吸毒人员很可能在里面吸食或注射毒品;第五是卫生隐患。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治安隐患,比如,会不会有人在里面安装针孔摄像头、会不会有人携带爆炸物等违禁品、会不会有人利用“共享睡眠舱”制造极端事件等,这一系列隐患太多了。

赵庆祥:新生事物肯定会有各种缺陷,应以包容的心态允许其不断完善。我认为,对入住人员的身份识别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倘若只要扫码就可顺利进入,而没有相应的前置性条件加以规范,难免会出现男女混住局面,甚至让极个别别有用心者有机可乘。是否存在潜在风险,这些问题亟待厘清。

刘俊海:传统的住宿酒店受到传统法律法规的监管,在安全方面是有保障的。“共享睡眠舱”这种业态游离于法律监管之外,实际上对消费者是很不利的,不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合同法仍然适用于这种新业态。

正因为上述提到的种种问题,所以我认为应将“共享睡眠舱”纳入传统的宾馆业监管领域,传统的监管措施,比如消防安全、实名登记信息以及其他市场准入规则等,也应该适用于“共享睡眠舱”。如果经营者说不适用,那么“共享睡眠舱”就不应当存在。

考虑到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多,如果采取全面取缔的办法,还不如采取兴利除弊、因势利导的政策,这才是治本之策。我个人认为,相关部门应当采取允许存在、规范治理的方法。当务之急是,工商行政管理等相关的职能部门联合出台一些严格的管理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监管可以让这种新业态在规范的基础上阳光发展。

(来源: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