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治理体检机构顽疾需下哪些猛药?

2018-12-12 13:00:03 来源:福建法治报

观点采撷:

假体检忽悠人 监管部门岂能袖手旁观

早发现,早治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体检相当于整个疾病发现治疗链的第一道关卡,尤为重要。此番“假体检”言论,直接引发了舆论对体检行业的信任危机,不少网友高呼:“现在告诉我,我历经早起、挨饿、排队之苦后,拿到却是假的体检报告,那还有什么是真的?”

事实上,这并不是体检行业第一次被曝出丑闻。早在今年8月份,美年大健康一名前员工爆料称自己所在的体检公司多名无证人员冒用医师名字在体检报告上签字,甚至“患重疾走了”的医师名字亦被冒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身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因此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早已成为不少人不可或缺的必选项,更是绝大多数公司招揽人才的标配。而相较于公立医院的体检中心,民营体检机构在服务和环境上更具优势,已成为当下不少消费者的首选。

自然而然,体检行业成了这两年消费升级过程中的朝阳产业。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的体检市场容量已经超过1200亿元,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将达2000亿元左右。高达千亿的庞大市场蛋糕引来各路人马竞争。问题是,资本在“抢占”市场的同时,有没有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遵循行业规范?有没有把患者权益放在首位?屡屡被爆出的体检丑闻,给了公众一个否定答案,一些人唯利是图、肆意造假,不惜以牺牲公众健康为代价,这无异于谋财害命。

假体检频发的乱象亟待“真金白银”式监管。政府相关部门应及时完善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对明显过时的规定更新升级,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建立统一的“体检医疗服务规范”。同时,监管与惩戒需要加大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严厉整改或取缔不达标的体检机构等。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体检这“第一关”的操盘手——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手中握着患者的“生杀大权”,理应更加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这种严重违反相关职业道德规范的医生,除了实行行业禁入之外,还应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此外,还应加强体检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和优质医疗资源进入健康体检领域。

百姓健康无小事。体检行业更不能昧着良心赚“黑心钱”,监管部门更不能袖手旁观,是时候该给体检行业做一场彻底的“体检”了。

(刘蕾 中国城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