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政策配套和行为规范亟待跟进——“网约护士”试点满月效果如何?

2019-03-13 11:51:13 来源:福建法治报

普及率不高  “网约护士”难融市场

“我们医院目前只有电话回访服务,暂时没听说过有人在网上约护士的。”近日,北京某三甲医院实习护士小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听过这类模式,但是至今周围还没有发现实践的案例。记者后续采访了北京某大学护理系的另外几名医护人员,她们均表示:“听说过‘网约护士’,但是身边没有‘网约护士’。”

“网约护士”实质是“互联网+护理服务”,即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方式,由护士上门为群众提供护理服务。不难想象,“网约护士”针对的主要是失能、高龄、空巢老人群体,对他们而言,能够独立去医院排队看病实属不易。

对于这类模式,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只不过推进起来尚且面临着一些障碍。

“之前有的医院护士做上门服务,医院都给开除了。”中国护理之声总编李冰表示,目前许多护理管理者还很封闭,不愿意让自己的护士到外面兼职。一是医院从自身管理需要怕影响工作,担心出现安全问题。二是也有对政策不了解,不能融入市场的原因。

信息不对称  “网约”模式需要优化

2月12日晚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确定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6省市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试点时间为2019年2月—12月,其他省份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选取试点城市或地区开展试点工作。

《方案》提到,“互联网+护理服务”重点对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慢病管理、康复护理、专项护理、健康教育、安宁疗护等方面的护理服务。

《方案》发布至今已满月。记者通过梳理发现,目前含有“网约护士”服务项目的App中,“医护到家”用户版与护士版共累计9万人次下载,而“点点医”和“金牌护士”共累计下载1.7万次与4000次。可见,“网约护士”还未普及。

同时,截至2018年,作为首批进入网约护士平台的App之一“医护到家”,从2015年正式上线起,注册护士累计近6万名。而据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全国注册护士达412万人。“医护到家”App平台中的注册护士量仅约为全国注册护士总量的1/68。

除此之外,用户在界面中不能主动选择护士,护士资历看不到、技术不过关等问题,也需平台方面继续优化。记者从五六家提供“网约护士”服务项目的平台中观察发现,大部分App只能选择“输液”“打针”等服务内容,但却看不到服务护士的资历、身份信息。只有“点点医”App有护士的排行榜,会将护士姓名、年龄、所在医院、服务次数等信息公布在平台上,用户可以主动选择护士。

“这是不方便透露的信息,属于平台规定的隐私,无法透露。”“医护到家”App的客服在谈及用户在选择服务项目中无法看到护士资历问题时向记者表述道。

“平台应该让用户看到护士的能力描述或者评价指标,要不然用户怎么选呢?”常年从事护理工作的雨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平台应该为用户提供护士部分信息。不过,部分信息的不透明也有着它的无奈。比如,雨女士也表示,好多医院不愿意让自己的护士出去兼职。因为,如果护士在外面挣的钱比在医院挣的多的话,护士的流动性就会增大、离职率会增加。现在金钱导向还是很明显的,平台不公布护士信息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了解平台是否公布护士信息的同时,记者还发现,目前“点点医”App已为公布出来的护士评出等级。该平台根据护士公布的资历为平台护士评出“新人榜”与“好评榜”,按照护士擅长的项目,收取不同费用。比如同样是美白针,就有130元、150元和180元等多种价位。

“这种护士分等级的就很好啊,就跟米其林餐厅分星级一样。技术上的事情真是千差万别,它是一种感官体验。实际上每个人打针的流程都是一样的,但是服务过程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雨女士笑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