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探索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新举措——“三点半难题”如何破局?
开学1个多月以来,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放学接送及看护问题,让不少上班族家长倍感困扰。孩子放学早、家长下班晚;请假不现实、放托管机构顾虑多。“三点半难题”究竟如何破? 晚托服务流于形式 课外生活似显单调 记者调查发现,“三点半难题”在大中城市更为普遍。三点半之前,孩子在校学习,责任在学校;三点半之后,孩子在家生活,责任在家长。但是由于作息时间不匹配,很多家长没有办法去接孩子,于是不得已把孩子送进各种托管班和课外辅导班。 对此,不少地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近日,上海市教委、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决定自今年3月20日起,在原有提供至17时课后服务的基础上,对家庭按时接送仍有困难的学生,免费课后服务延时至18时。此外, 还有南京的“弹性离校”、北京的“课后一小时”等措施。但现实问题是,有些地方出现了“课后班”报名者寥寥的尴尬现象,甚至到最后已经无法开班。 家住北京市的黄琼(化名)回忆北京刚刚实行“课后一小时”政策的情景,“孩子所在班级的学生几乎都报名了”。然而过了一段时间,黄琼和其他家长陆续发现孩子在这“课后一小时”里并没有什么收获。 据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程平源介绍,实际上,学生参与的社区“三点半”服务课堂基本是流于形式,老师没有经过培训,不专业。不过,记者注意到,此次上海《通知》规定,以教职工为主提供服务,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教职工轮流排班、返聘退休教职工等方式提供服务,确有需要的可引入社区教育力量或社会公益性机构。 此外,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如今有一种观念不对——“学生不在家庭就应该在学校,不在学校就应该在家庭”。其实,学生应该拥有更丰富的课外生活,多接触社会与大自然。储朝晖认为,目前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规定的课程占用了几乎所有的时间,学生没有时间和空间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二是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只有进学校和各种培训班才能学习。 课后服务全凭自愿 保障“弹性离校”经费 针对“三点半难题”,有的学校提倡“弹性离校”。而且,近年来,实行“弹性离校”、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已成为各地教育部门、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强调各地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强化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普遍建立“弹性离校”制度。不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弹性离校”并非对所有年龄段的学生都有用,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弹性离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资金就是其中绕不开的话题。 记者注意到,从各地的实践来看,有的地方采取纳入财政预算,向学生家长提供免费晚托服务,例如上海、杭州和南京,还有一些地方探索成本分摊机制。根据此次上海教委针对上海《通知》的回应,上海市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目前阶段不向学生或家长收取费用,所需看护费用由财政经费解决。 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介绍,目前对于开展课后服务的经费来源,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是应该把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由财政拨款保障,对学生提供免费的托管服务;另一种意见是,课后服务属于非义务教育范畴,由学生自愿选择,因此应该实行成本分摊,向选择接受课后服务的学生家长收取部分费用。 在熊丙奇看来,“弹性离校”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因为义务教育带有强制性,既要求政府履行投入保障责任,也强制要求受教育者必须接受。而课后服务是由学生或家长自愿选择参加,“但政府部门也应将其纳入常规预算项目,补贴学校提供服务的费用,避免因经费不足影响学校、老师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