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功利性、速成式儿童书籍大行其道 童书该怎样避免“传销化”?

2020-06-02 15:08:18 来源:福建法治报

焦虑感产生“剧场效应”

对于“传销式”童书泛滥,范典认为原因有二:? 其一,中国家长在挑绘本时,很少因为其审美品质而购买,绝大多数是看实用性。这种家长太多,“传销式”的童书自然也多;? 其二,很多成年人不读书,在“全民读书”的氛围下,各单位都在办读书会,只好去听书网站下载音频,集体播放一下,讨论几句,就算是读过了。这种听书的音频多是“打鸡血式”的,所以这些家长在给孩子买书时,只看个标题,根本不深入了解。

对此,叶倾城有不同看法:“指责家长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没感受到家长的难。”叶倾城接触过许多年轻家长,他们大多来自农村,靠高考改变了命运,虽已身处中产行列,却普遍缺乏安全感。叶倾城说:“在接触中,他们说得最多的话是,认为自己还不如父辈。父辈毕竟还有一块地,孩子没考上大学还能去种地。可他们这一代进了城,没有别的资源,除了自住的一套房,什么也无法留给孩子。这几年,经济增长放缓,他们的焦虑感就更强了。”

有了焦虑,就会产生“剧场效应”:当别人站起来时,你也只能站起来。在看过太多现实的案例后,叶倾城相信,不如把一切交给市场,童书的风尚最终应让市场说了算:经济高速发展时,童书会更倾向于鼓励个性发展;在经济发展降速时,童书会更偏重吃苦耐劳的说教。

“只要写的人足够,市场必然会淘汰一批人,不值得大惊小怪。”叶倾城说。但她也承认,目前童书的市场化不够,一些学校通过举办“跟着绘本学XX”“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活动,影响着家长的选择。

“这些年来,学校对文言文更重视了,但我希望孩子多看张岱(明清之际史学家、文学家)这样的、比较优美的文章,而不是只讲愚忠愚孝、帝王将相。但没必要较劲,老师也不容易。”叶倾城认为,“童书‘传销化’的责任究竟是谁的,我也说不好,反正责任不是孩子的,不是老师的,更不是家长的。”

成人世界激烈竞争的投影

“教育的本质是陪伴,而不是方法。‘传销式’童书泛滥,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家庭教育。”著名教育学家熊丙奇说。

熊丙奇表示,家庭教育是个性化教育,根据父母的文化、认知、背景及孩子的个性不同,各有差异。家庭教育的大原则是相似的,即尊重孩子的人格和爱好,但在操作上必须因人而异。大家都去追求方法,虎爸、虎妈、哈佛女孩等流行一时,说明家庭教育缺失,只好把别人的经验“拿来就用”,从结果看,其实完全没用。

“幼儿教育应该去小学化,减少知识性,专注培养孩子的健康行为习惯和健康思维习惯,可是家庭教育缺失,大家都不愿花时间去培养孩子,所以才出现了这么多双语幼儿园、科技幼儿园。这些话我曾反复讲,讲了10多年了,媒体也大量报道过,可还是没用。各种幼儿培训机构仍然在赚钱,甚至越来越走火入魔,一些网络大V、名人也加入其中,推波助澜。”熊丙奇这样表达着自己的感受。

最让熊丙奇感到无法理解的是:虽然童书“传销化”是成人世界激烈竞争的投影,但个体并不是没有抵抗空间——出版社明知道这么做会“搞死自己”,依然大量出版这类童书;作者明知道“鸡汤式”写作不靠谱,而且不赚钱,却还在拼命写;家长明知道这些书不利于孩子成长,却争相掏钱买;老师明知道这些书背离了教育精神,依然向家长推荐。

大家都是“明知道”,却谁也不担当,因为靠一个人改变不了什么,都不想去做牺牲品。人人都在焦虑中,却听任焦虑的折磨。

熊丙奇认为,原因出在两方面:“一方面,内心尚未根除等级观念,人人都怕成为所谓的‘最底层’,怕被社会淘汰。可事实上,谁被社会淘汰了?现代社会追求平等,哪有什么‘人上人’,只有‘人中人’。另一方面,焦虑中包含着利益,所以才有人去制造焦虑,不断夸大幼年行为对未来的影响,因为他们要利用焦虑来赚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