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功利性、速成式儿童书籍大行其道 童书该怎样避免“传销化”?

2020-06-02 15:08:18 来源:福建法治报

昨日是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儿童阅读”相关话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561家出版社,其中超过540家在出童书。在图书市场增长日渐乏力的背景下,“童书”却是形势一片大好,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动力。

快速增长的背后伴随着童书市场的鱼龙混杂。由于“缺乏陪伴”,大量功利性、速成式的儿童书籍大行其道,人们期待用一本书“完美解决”儿童的教育问题。“教育的本质是陪伴,而不是方法。功利性、速成式童书泛滥,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家庭教育。”著名教育学家熊丙奇说。

“大家都往童书市场钻”

王先生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他的孩子前年刚上小学,每次接送孩子,校门口都会有一群人发名片、递资料。大多数情况下,王先生会婉拒,但还是攒下了厚厚的一沓名片,名片上印有各种有趣的头衔:儿童“学习力”教练、儿童“财商”培养师、儿童专注力培训专家、儿童成长顾问……

“刚开始不太相信他们,可他们都有自己写的书。去听过几次免费讲座,这些‘专家’‘教练’一个个跟传销人员似的,其实套路都差不多。”据王先生总结,重点有四:? 首先,制造恐慌,让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已成落后分子;其次,承诺只要买了他们的书、上了他们的课,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三,善于营造气氛,通过喊口号、激情演讲、讲小故事、参加过培训的家长现场谈“受益经验”等,鼓励更多人买他们的书,或者参加培训;其四,如果家长感到收效不大,就会被说成是“理解不透,学习态度不佳”。

“我翻过他们的书,基本都是按‘遇到问题——后果可怕——提出新概念——堆砌似是而非的论据——彻底解决’的套路写成,再加上一些案例和笑料,就算是一本书了。有的‘专家’‘教练’可能在保险业工作过,书中画出的模型、讲座用的PPT都差不多,只是改了一下字句。”王先生说。

最让王先生感到不理解的是:“如今孩子的压力已经够大的了,这种兜售焦虑的童书,为什么能出版?而且出版这么多?”

“为什么能出版?竞争压力太大了呗!”出版人林秋兰说。她看过一个统计,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561家出版社,其中540家以上在出童书,“这5年来,大家都在往里钻。因为成人出版的盘子日渐缩小,各出版社都希望拥有一个童书产品线”。

北京童心布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帅则认为:“看一下这两年的图书市场年度报告就知道,成人图书市场年增幅不大,只有10%,童书的增长率却有20%。从前社科、财经是热门,但早在2017年,教辅、童书已排在纸质书销量的前两位。”

除了增长方面的诱惑外,童书出版还有几大“先天优势”:首先,风险较小,选题申请更容易,效率较高;其次,成本较低,以绘本为例,首印只需3000—5000册,而成人图书的首印量一般在5000—8000册之间;其三,市场操作容易。用林秋兰的话说:“特别是低幼类图书,读者还不太会说话,说不出自己想要什么,只要家长以为这本书有利于孩子,就会去购买。这一批家长买了,下一批家长还会买,容易做成‘经典书’。”

“可大家都参与进来,才发现童书也不是那么好赚钱,目前市场上能做到‘大畅销’的童书,大多是5年前出的。近5年出的畅销童书,还真数不出几本。”林秋兰说。

王帅认为:“好多人觉得童书市场门槛低,但事实上没3年以上的积累很难适应它,因为你做的选题无法被地面店、网店认可,不会把你的书放到显眼的位置上。前几年,还可以靠做一些新品种来抢市场,如今这已不大可能了。”

做不了畅销书,大家只好围绕老师和家长的心理下功夫。林秋兰说:“一些童书抓住了老师和家长们的偷懒心理。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品质,需要成人示范才行,正因为成人无法给孩子提供沉浸式的教育,所以才想用一本书来解决问题。”于是,各种速成式、方法式的童书冒了出来。

童书作者实际受益不多

市场竞争激烈,但童书作者受益不多。

作家范典说:“相对来说,写童书的收益比写成人书高。此前我出版了一本40万字的小说,版税仅7.5%,勉强拿到1万元。而我即将出版的几本童书,大概是5万字一本,每本收益已达1万元。”

范典表示,自己写的是儿童文学,原创性高,稿费可能更高一些,即使如此,只靠写书也“不可能养活自己”。一般情况下,童书作家先用写书博取知名度,再通过办讲座、学习班,再加上创作收入,“才能养活自己”。

“如今童书写作很繁荣,每次作协开会,都能看到很多年轻作者,但大家都是业余创作,主要是学校老师、文化馆工作人员和媒体人,我也是当年在儿童杂志当编辑,才走上业余儿童文学创作之路的。即使是曹文轩,也是一边在大学教书,一边写作。”范典说。

著名翻译家万之曾说:“在瑞典,当作家太舒服了,因为读者在公共图书馆每借走一本书,国家就要给作协0.40元,其中一部分要给作家。格林伦(《长袜子皮皮》的作者)有时年底能收到上千万的钱,但其中700万元要交税。这钱不用读者掏兜,是政府给的,连翻译也有,我夫人年底有时也能收到1万多元,真是个好政策。”

作家叶倾城刚写完《你好啊,一年级》《蜗牛做的谷小满》两本儿童小说,她说:“应该分清儿童文学和童书之间的区别。就我所知,目前写儿童文学的人很少,大多数作者写童书就是给孩子做‘科普’,作品和教辅差不多。”

此外,虽然童书创作日渐蓬勃,但在与国际接轨方面,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样式上,相对单一。范典说:“我认识一位境外绘本作家,她每年在世界各地跑,参加各种书展,找到好的图书样式便引入内地市场,确实与众不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