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数字化生活”现状调查
观点采撷: 数字时代,请等一等老人! 近年来,老年人的“数字之殇”已然常态化,特别是随着疫情暴发,“触网困难”再次凸显。原本,他们习惯了现金购物、排队挂号、在窗口购票等生活方式,但疫情出现后,服务业窗口作用削弱,为减少接触,点餐、挂号、政务等线下服务全部转移到线上。不少老年人懵了,他们跟不上社会变迁的节奏,在数字化生活中被“代沟式”淘汰。 “数字贫困户”不容忽视。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亿,60岁及以上网民只有0.6亿,还有上亿的老年人没能搭上信息快车。对此,千万不要发出“何不食肉糜”的感叹,这里面很可能有你我的家人,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已经深深嵌入了时代烙印,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而且随着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代沟只会越来越明显。今天还算玩得溜的中年人,不是也看不懂“新世代”了吗?未来,我们会不会也是“数字贫困户”呢?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难题,对于今天这批“数字贫困户”来说,所面临的不只是生活不便,而是真真切切的歧视与不公。看起来,不少老年人会发语音、会抢红包、会在朋友圈点赞,但在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互联网深度交互领域,他们的学习成本依然很高,这就是“数字鸿沟”。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一书中写到的“信息穷人”和“信息富人”,用在这里恰如其分——触网不顺利,往往会扩大老年人在社会经济地位、健康、收入等方面累积的劣势。 如果说互联网应用不友好,至多是让老人们的体验不佳;但倘若应用或者内容包藏祸心,那么可能就会诱发多重危险。不幸的是,老人们似乎正在陷入这种困境。一些保健品销售手段不断升级,通过大数据精准抵达;有的“套路贷”与时俱进,甚至量身打造了“以房养老”等骗局;还有一些自媒体哗众取宠、谣言丛生,却成为老年人的重要信息来源。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数字鸿沟”的后果,在它一路高歌前行时,“信息穷人”的生活变得更加波澜曲折。 数字时代,请等一等老年人!时代前行的潮流不可阻挡,让奔跑的数字时代“紧急刹车”并不现实,也不可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事可做,至少,我们应该提供一些“慢选项”,让老年人不至于在一些场景中无所适从。如今,全社会都在呼唤对老年人的重视,这固然令人欣慰,但更实用的是,互联网公司应该多一点用户思维,多开发一些“适配版”,让老人们感受到这份关爱。毕竟,这不仅是老年人的内心诉求,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扶青(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