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旅游资源保护为何被拖后腿?

2019-08-30 11:52:32 来源:福建法治报

观点采撷:

●见到美好的事物就想破坏,破坏时还“很爽”,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这类扭曲心理的成因复杂,可能是生活压力大、缺乏正常的宣泄渠道;可能是曾经被夺走过美好的事物,因此潜意识会对美好事物做提前破坏的处理;还有可能是缺少关爱,期望自己的行为能被人特别关注。总而言之,心病也是病,患者需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积极配合治疗。如果放任不管,毁掉的就不仅是珍贵的丹霞景观,还会毁了自己的人生。

——长沙广电短秀

●景区刻字陋习行为既拷问了游客的公德心,也逾越了法律底线。游客可以在自己家墙上刻字,在自家桌子上刻字,唯独不能在景区刻字。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在景区刻字,轻者可以构成侵犯景区所有人的观赏权,需要承担损害公物的民事责任;重者可以构成破坏财产罪、毁坏物品罪,则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旅游管理专家程学政

(三秦都市报)

●每年国庆,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的游客有上万人,而与多年前垃圾遍地相比,如今的升国旗仪式后天安门广场已是“人走地净”,游客们主动将垃圾扔进垃圾箱,有的还自备垃圾袋。在国旗下,游客们可以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展现自己的文明素质,在其他景点应该同样能够做到天安门广场上万人的“人走地净”,这是整个中国文明旅游的序曲:不乱扔垃圾,并且带走景区垃圾、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管好自己的手不乱刻字,遵照景区警告指示不偷拍不触摸不攀爬踩踏。每一个景点的形成和延续需要每个游客的悉心保护,否则子孙后代们又能欣赏到什么呢?

 ——北晚新视觉

新闻延伸:

丹霞地貌为什么不能踩?

“刻字于石”究其渊源,似乎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商王刻字于龟甲,形成甲骨文;秦王刻字于泰山,留下珍贵的篆刻;霍去病封狼居胥,不朽功业。一些名山大川的摩崖石刻,就是古代文人骚客们“到此一游”的遗迹,时过境迁,这些刻字则成了一道人文景观。然而,原本的风雅之事如今演变成了不雅行为,不能不令人尴尬和遗憾。

随着普法宣传和景区监管力度的加强,很多人都意识到了不能在景区内刻字,因为这些痕迹一旦留下就无法修复。其实还有一种特殊的景点——丹霞地貌,踩都不能踩。

丹霞地貌频遭破坏

丹霞地貌,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了解的人却不多。其实,对丹霞地貌景观的破坏,已经发生了好几起。

2018年7月12日,一段两男一女用木棍在陕西省靖边县龙洲镇丹霞地貌景区红砂石上刻字的视频被大量转发。当日,张某、刘某某、姬某某被抓获。因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故意损坏名胜古迹,靖边县公安局对张某、刘某某分别罚款200元,姬某某因未满14周岁不予处罚。

2018年8月28日,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发现游客发布肆意踩踏破坏丹霞地貌的视频,两名当事人后到当地公安局自首。据公安部门调查,自首的俩人分别为四川籍男子许某(17岁)和李某(20岁,抖音视频发布者)。

你知道什么是丹霞地貌吗?

丹霞地貌,即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该定义被大多数学者们接受,也可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

1928年,矿床学家冯景兰,在我国粤北仁化县注意到,这里有分布广泛的第三纪红色砂砾岩层,这些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石洞等,奇特而美丽。

面对这样的风景,冯景兰脑海中浮现出了曹丕一首名为《芙蓉池作诗》的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于是,他便把这些红色的砂砾岩命名为丹霞层。而这座山也有了正式的名字:丹霞山。

随后,地质学家们发现,国内跟丹霞山类似的地貌还有多处。它们都由红色的砂砾岩构成,经过风化、重力坍塌、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经过地质学家多年的研究,终于在1983年的《地质词典》中首先提出了丹霞地貌的定义。

2010年8月1日,由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湖南山等六处丹霞地貌组成的“中国丹霞”,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张掖丹霞景区极为珍贵

陕西张掖丹霞地貌和以上南方的丹霞地貌有着明显的区别。这是因为:这是我国唯一一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的复合区域,所以这片地貌景观具有极高的地质科考价值和美学观赏价值。

人们发现,这座山斑斓无比,尤其是在晨曦暮辉的光影流动间,犹如仙境,美得让人惊心动魄。但是,这么美丽的风景却非常脆弱,短时间内不可再生。

景区护栏内的地貌是受到国家保护的旅游资源,张掖七彩丹霞更是红层地貌中比较具有观赏性的、一种自然形成的艺术品,和历史文物一样,属不可再生的资源。而且对于地貌景观来说,并没有修复这种说法,所有的破坏都是不可逆的。

此外,除了作为旅游景观,丹霞地貌还有着很高的科考价值。 因为它反映了地球600万年前到现在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变化,是人类认识地球、认识自己的天然教科书。

(长沙广电短秀 百度百科 三秦都市报)